嗨,陛下给自己的心腹爱臣发去了共同过年的邀请,快来看看我们中有谁没有收到请柬呢?!
——答案是除了陆侍中外的所有人呢。
哈哈哈,我们真的一点都不羡慕这种事情,大家又不像陆侍中一样家里就剩下一个人了,过年的时候跟一大家子人一起守岁不好吗,干嘛要跟陛下一起,还要小心守礼,放松不了一点点。
而且他们陛下难道是什么很好性格的人吗,万一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哪怕这一年不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年,也既有可能成为自己仕途中的最后一年。
都说多做多错,不做不错,所以不跟陛下过年是多么规避风险的一种好事情啊,陆侍中哪里值得被羡慕,分明是要被同情才对,大过年都过不安生呢……
嘴硬——一款中国人传承上千年都没有传承丢,还刻进了DNA中的存在。
大家一边心酸嘴硬,一边也在心里疯狂拉扯挣扎。
就不说别的,这种事情真的一点都不符合礼数,虽然大过年的时候陛下也会与众臣共聚宴饮。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向陆离那样回家祭祖的,事实上不回去的才是绝大多数。
可问题就在于陛下的这份邀请,可不是那种随大流大家一起宴饮,而是邀请对方参与公宴之后的私宴,也就是宫内守岁。
这一环节陛下一般都是跟后妃皇子们一起进行的,那一天最后还要休息在皇后宫中。
现在突然在里面添上一位陆侍中,这算是怎么回事。
虽然陆侍中那个长相吧,就属于你看到对方跟自家女眷待在一起,都不会怀疑对方有什么不轨,真有了首尾,也要先怀疑是不是自家人先动手的那种。
可这到底是个男人啊,陛下你以前喜欢将人往内宫里面带也就算了,毕竟大庭广众的,往前追溯一下侍中也确实有这个权能。
可大过年的你还要这么搞,你这样真的让大家很为难啊。
陛下,你就跟我们说句实话,你这真的不是准备类祖吗,要知道上次出现类似的情况,还是哀帝与董贤以及董贤妻子、妹妹。
你说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到底要不要弹劾。
不弹劾吧,这实在不是那么个事。
要是之后被史官记上一笔,某某年某位臣子大过年跟着陛下及其后宫一起守岁,朝中众臣无一人发言,似是默认。
这让后人看了,得认为他们是一个多么无礼的朝代,他们这群大臣又是怎样一群无礼的大臣。
甚至这种跟着皇帝一起守岁的情况,要是后面成为某种皇帝与爱臣的既定play。接着大家一查这种情况竟然是从他们这一朝开始的,当时的三公九卿都是谁谁谁。我的天,第一次对青史留名如此避之不及。
可如果弹劾呢,这妥妥失败不说,扫陛下的兴还得罪人也不说,可这甚至可能遂了那些宦官们的愿。
前面的还好说,毕竟都弹劾了,谁还怕这个,但是最后这一点可太令人结节了,乳腺都要不通了。
是对礼法的尊崇更加重要,还是对宦官们的仇恨更加深刻,大家一时之间是真的纠结住了。
不开玩笑的,这个时代的许多士人对国家君主未必是真爱,但对宦官绝对是真恨。
与这场守岁私宴毫无关系的众臣们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纠结着,真切可能要参与其中的皇后倒是非常淡定。
她让刘辩去找他父皇问问具体是个怎样的流程,需不需要大家回避一下,给他们君臣两个腾地方。
然而她的好大儿磨磨唧唧的就是不动弹,看得何皇后都想要把对方当猪给剁了。
行,儿子指望不上,她自己去问就是了,正好她也有段日子不曾见过陛下了。
听到外面传皇后来了,刘宏也没有推开自己怀中的美人,只是让皇后进来而已。
何皇后看到殿内的场景面不改色,孩子都生下了活到十几岁了,她还能不知道他们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外面其实有人暗中猜测陛下是不是对陆侍中有点别样的心思,又或者是陛下是不是喜欢陆侍中这个长相的美人。
绯闻嘛,这种东西你如果没有,那只能说明你算不得名人。
是的,何皇后认为这完全就是不切实际的绯闻。
别看他们陛下对陆侍中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可要是有谁真的找了个女版陆侍中来,就等着被削吧。
她不懂君主对君臣佳话的向往,但她清楚他们陛下是一个多么不亏待自己的人。
真想要找还需要别人献殷勤吗,对方早自己找了。
何皇后:“陛下,妾听说今年陆侍中要入宫守岁?”
第47章 二合一(含一章霸王票加更)
被刘宏点去护送陆离回乡祭祖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也不是别人,正是陆离的熟人之一,相当有名的熟人之一——曹操。
如果不看对方未来的成就,只看现在的情况,派一位掌管着上千兵马的校尉来送自己的心腹爱臣,这当然不是折辱,相反,这是一种信任与看重。
能够在陛下想要用人的时候被想起来,这可比在陛下那里查无此人来的好。
况且将我在意的人交给你保护,又如何称不上信任看重呢。
可以说此刻刘宏有多看重陆离,被指派来护送陆离的曹操就相应的拥有怎样的信任。
曹操本人对于这个任务也没有任何意见,陆离现在虽然名义上依旧是侍中,实际上你将他当成三公看也没什么毛病。
虽然对这个任务不存在意见,但曹操对于陆离此刻的受看重程度是充满不解的。不是不解为什么陛下这么看重对方,而是不解为什么陆离要让陛下如此看重自己。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毕竟当官的,谁不想要得到陛下的看中。
可是就现在陆离的受宠情况,真的颇有几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架势。
为人臣子的,自然都希望得到陛下的看重。
但陆离这份看重实在是太过了,他太年轻,在这个时候就得到了这样的看重,日后要如何呢。
很多时候为官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陆离得到的喜爱已经如此深重,如何还能再更进一步。
而如果不能,厌弃的到来似乎就成为了一种可以预见的情况。
可偏偏自陆离得到陛下信重之后,掺手的事情是真的不少,有些事情比如说对于宦官在某些方面的约束,那自然是大快人心,让人击节称赞的。
可后面涉及到税收、监察甚至是官制的一些举措,虽然似乎让混乱的大汉稍稍有了那么一丝安定,可却不免让人为他感到不安。
哪怕对方只是浅尝辄止,现在还没有触碰到某些人的根本利益,但却是到达了一个比较敏感的进度上,毫不客气的说,那属于但凡进一步就要引得群起而攻之。
陛下愿意护着还好说,毕竟宦官被大家敌视了这么多年,有陛下护着不照样作威作福。
可如果陛下不愿意护着了呢,孤身一人的陆离看起来好像跟宦官一样完全依附于陛下,但他到底不是宦官。
宦官被贬了还能待在宫里,陆离一旦被放逐了,一旦在触碰到那根高压线后被放逐了,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以前陆离显然很清楚这一点,哪怕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陛下的另眼相待,但他明显一直都是有所克制的,可现在怎么就……
曹操想起阅兵之时站在陛下身侧,如今几乎时时刻刻伴随在陛下身边,陛下对他近乎言听计从、备加宠信的侍中,心中一时之间复杂难言。
可纵然心中思绪万千,曹操却不曾向陆离直接言语,就好像曾经陆离不曾在写给曹操的信中对曹嵩为太尉发表看法一般——疏不间亲。
这世上有人白首如新,有人倾盖如故,他与陆离之间并不属于前者,却也非后者。
那种感觉不是简单的喜欢或者厌恶可以形容的,有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跟对方无限接近,好似至交知己。
可有的时候,他又会觉得自己与对方无限遥远,好像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划在了自己与对方之间,甚至是划在了对方与天下人之间。
陛下是在线内还是线外呢,他是否有察觉到自己的爱臣与个时代之间的格格不入?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