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方的热情迎接下,陆离暂且在陈留停了一停,本来这次也不是十万火急的军情,曹操那边还没有动呢,陆离去往东郡的速度要求摆在明面上还是比较宽泛的。
入席酒过三巡后,张邈不免打听起了许都如今的情况。
之前他是郡守,曹操却成为了州牧,心中自然是不甘心的。
如今他依旧是郡守,曹操却已经成为了三公之一,这份不甘心不能说是彻底消散,但真的勾连不出什么别的心思了。
当年他与袁绍、曹操相交,可如今两人一为大将军,一为司空,各自掌握着几州之地,反观他,依旧如故。
别人在前进,自己留在原地,那就是退步。
可知晓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就只能看着昔日友人一步步走上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高度。
关于许都,陆离自然不会言说不好。
不过从张邈的态度来看,这次他的目的看来可以你情我愿的达成了。
对方向着陆离打听许都情况,陆离也跟他提起了张扬。
说到张扬,张邈脸上闪过一丝迟疑。
第139章 攻打袁术
张扬如今虽然依旧是河内太守,但因为之前护驾东归,被拜为安国将军,封晋阳侯。
如今张邈称呼对方自是后者:“安国将军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知晓司空将要讨逆,恨不得能为王前驱……”
陆离听到这里,眉心微动,接下来怕不是就是“只是”了吧。
张邈半点没有让陆离失望:“只是河内多事,轻离不得。”
陆离眼看着对方看似毫无波动,小细节里几乎一分钟八百个小动作的情况,故作未察道:“原来如此。”
他也没问张邈,你一个陈留太守怎么对河内的事情这么了若指掌,只是暗示了接下来你可能有的职位调动。
挺矛盾的,张邈一边对这个情况接受良好,一边又对河东那边的情况态度不明,陆离在心里将这个情况记了下来。
人心复杂很正常,行为反复也能够解,但要是反复过了头又没有那个本事让人放你一马,那代价可不好承受。
虽然没有在张邈身上感受到什么危险信号,但陆离也不准备久留,不说他本就有事在身,对方如今这个状态可不够让人放心。
故布疑兵的事情有过一次,虽然也可以有第二次,但他现在显然没有这个条件取信于人。
借着感谢当初将引荐吕布这个“功劳”送给自己,陆离让张邈帮忙去信一封,然后就告别了似乎有几分依依不舍的张邈,继续向着东郡赶去。
夏侯惇早就得到消息,提前便派人注意着,陆离还没等城门口,就看到对方带着一队人骑马而来。
临近时,夏侯惇勒马停住:“大鸿胪。”
陆离:“夏侯将军。”
如今称呼人的官位一般都是按照最大的称呼,或者如果对方有什么天子为你专门设置的职务,又或者凭借着哪个职务名传天下,也会以后者相称。
张邈称呼张扬为安国将军是如此,如今陆离对夏侯惇以将军称之也是如此,很多人对陆离依旧以侍中称之同样如此。
不过但凡是曹操阵营的,大多都不会以“侍中”称呼他,毕竟这称呼像是在专门提醒什么一样,并不怎么友好。
与对方一起进入城中,这里作为曹操在讨董联盟后得到的第一块地盘,各种方面的意义重大,当初可是被好几位治国级人才一起建设过的,看起来既有样子又有里子。
一路来到太守府坐下,两人的称呼也在这个过程中从官职变为表字,将不该待在这里的人遣走后,陆离问:“元让一直驻守东郡,不知可有注意河内情况?”
夏侯惇想到陆离自许昌来东郡会经过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伯安如此问,可是有何发现?”
陆离:“我路过陈留,与张孟卓言及河内时,对方看起来有些不对劲。”
夏侯惇不由皱起了眉头,他在东郡这边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注意陈留的情况,曹操早有交代,若有反复,准他可便宜行事。
这些年来,张邈真的挺老实的,就连语言上的埋怨都没有几句,按照他的性格来看,他可不像是那种能够一忍就忍好几年的人。
可同样的,夏侯惇也不觉得陆离的察言观色能力低下到连这种事情都能看错。
不期然的,夏侯惇想到了一件事:“若当真有此事,或许跟袁本初有关。”
陆离:“袁本初?”
陆离不由一愣,这三人是怎么联系到一起去的。
夏侯惇:“张稚叔(张扬)的部下中有人与袁本初那边送信,被发现后小闹了一场。”
对于有人跟袁绍勾勾搭搭,陆离真的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虽然对方的缺点在聪明人看来挺明显的,但是对方的优点也非常显眼啊。
在如今的众多势力之中,哪怕曹操有天子在手,对上袁绍依旧是略逊一筹的。
但是任凭袁绍再是吸引人,这跟张邈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当初他跟袁绍也算是朋友,但别忘了,后面袁绍可是不止一次的想要让曹操杀了张邈。
便是想要吃回头草,也没道去吃袁本初的吧。
而且张邈一直以来表现出的骄傲与包袱都非常明显,当初顶着袁绍的杀意都不愿意低头,没道现在在曹操这里干得好好的,却突然朝着袁本初滑跪认错。
陆离本能觉得张邈的异常与此有关,但绝对不是尽数因为如此。
将这件事情暂且按下不表,陆离向夏侯惇问起了袁绍那边的情况,如今李伍已经到达了邺城,却不知进展如何。
夏侯惇还没有神通广大到可以清晰知晓邺城的所有动静,但是大方面上的还是能够做到有数的,李伍成没成功暂且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对方没有落地成盒。
问完了这些跟大鸿胪没多大关系的事情,陆离也没有忘记问点跟大鸿胪有关的内容:“如今袁本初坐拥近四州之地,与羌胡、鲜卑相邻,不知具体是何境况?”
这方面的事情夏侯惇还真的挺清楚的:“自董卓之事起,外族多有异动,而在公孙将军死后,更是颇有几分嚣张之态,但几乎尽数被袁本初阻拦在外,未能寸进。”
这年头可不兴跟外族勾结的,真要用大家也大多是吸纳外族为己用,而非与外族同谋许利,正因如此,李傕的事情一被披露出来,那名声完蛋的比当初反攻长安还要彻底。
陆离听着夏侯惇讲解比较大的几支外族势力,跟当初贾诩与自己说的一些东西相互对应,有什么东西似乎在脑海中慢慢成型,却又看不清晰。
陆离在东郡安顿了下来,曹操那边也已经装待发了。
而此刻的寿春,还沉浸在只有袁术一个人快乐的大型“基建游戏”之中。
袁术在某些方面,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人,也是个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既然称帝了,那么作为帝王,自然要有帝王应有的规格待遇。
如今寿春不再是单纯的寿春,这是他仲氏王朝的首都,九江太守也不再是九江太守,而是淮南尹——寿春所在之郡的郡守。
当初大汉帝都在洛阳时,洛阳所在郡郡守为河南尹。
同样的,他帐下文武也不再是什么统称的谋士武将,而是正儿八经按照应有官职授予他们对应的位置。
而所谓的大型“基建游戏”的具体内容,包括且不限于帝王祭祀所用的祭坛,帝王规格的宫室,帝王规格的陵寝等等。
哪怕扬州繁荣,却也经不起袁术这么玩。
底下已经怨声载道,袁术却还沉浸在天命在我的自信之中。
忠心的臣子没少进言,甚至专门拿着曹操来说事。
明公啊,曹孟德可还在那里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兵来袭,你可支棱一下吧,现在远远不到可以肆意享受的时候。
袁术:天命在我!
明公,曹孟德已经在备兵马了,他还派人去咱们周边拉拢人了。
袁术:天命在我!
明公,曹操已经带兵朝我们赶来了!
袁术只想表示,你们压根就不懂天命在我的含金量,没有人比我更懂天命!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