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曹操看似强势的背后,反而透露出些许较之从前的稍有不如,荆州好歹还是全都得到了,可是益州呢,硬生生被刘备虎口夺食。
有些人真的半点忽视不得,一个注意不到,就会迅速成长起来,然后越来越难对付。
陆离处完公文收拾自己东西的时候,看着那封自己在荆州的时候写好的,却再也没有机会送出去的拜帖,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个时候,好像突然就明了为什么人总是容易为自己得不到的人发疯了,尤其是在别人得到且获得幸福之后。
没有多少心情让陆离花费在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上,战争暂停后的短暂发展期,是要争分夺秒的,毕竟关乎再次打仗的时候粮草能否充足,装备能否精良,士兵数量如何,百姓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看起来很重要的时期,陆离虽然没有大多处于一个清闲状态,却也没有忙碌到头脑发昏。
该安排下去的都安排好了,你既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度吹毛求疵,也不能玩什么朝令夕改,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好工作的细致化,并且起到应有的监督以及表率作用。
陆离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比起在乐安郡的时候,他可是进步了太多太多,比如说这次他就没有落下大家的团建活动。
被州牧拽出来体验农耕生活的众人对此有些许看法想要表达——
首先,我要感谢来自州牧的大力栽培,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最后,乐安郡的朋友们你们都教了些什么,这种团建是非有不可吗?
不过别的不说,陆离这个带头作用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你可以说他改弦更张、三心二意,有负汉帝,但人家也确实是廉洁奉公、重视百姓,哪怕这是做戏呢,你找不到人家有别于这一面的证据,那这就是真的。
陆离身上有太多可以说道的地方了,他的仕途走的那般通顺,好似半点怀才不遇的坎坷都不存在。
可人生又是这般无常,一个人的死亡就能给无数人的命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无数人会对陆离的选择进行攻击,说他背弃君主恩德,可偶尔的,也会遇到那么几个为他感到可惜的人,他们会为他假设若是没有选择曹操,他如今依旧是多么高洁的陆侍中。
又或者先帝未去,他如今或许已为三公。
有的时候无意间从他人口中听到这种言论,陆离都感觉很奇怪,他们口中那个陆离陆伯安,当真说的是自己吗,我都不知道我有这么多意难平。
人最不应该做的,一是过度怜惜别人,二是过度怜爱自己。
前者没有任何必要,后者没有任何收益。
坦白说,陆离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有过心绪难平的时候,但时间是个很强大的东西,它足以抚平那些名为不甘,镌刻着难言的情绪。
而立之年的陆离或许还不足以真的走出来,不惑之年的陆离却已经可以视若等闲的听着那些有关自己的言论了。
别说那些言论了,就是刘宏此刻死而复生出现在他面前,他都能笑着跟对方分享这些年的见闻,以及曹操目前对于天下的攻略进度。
陛下,早就劝你长点心了,你偏偏选择相信你们老刘家的生子能力,死后真的洪水滔天了吧。
让你不虚心纳谏,有来世的话,可别再当皇帝了。
陆离觉得这是对方应得的,当然了,这种想法仅他自己一人知晓就足够了,倒是没有跟谁分享的必要。
话说回来,也不知道如今曹操他们在做什么?
————————————————————
邺城。
被陆离惦记着的一群人当然也没有闲着,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战后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处的,比如说对于其中的功过进行奖惩,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人进行提拔,对于伤亡的兵将进行抚恤。
粮草损耗的计算,兵器损耗的归纳,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忙得完全停不下来。
曹操能够在百忙之中还非常浪漫的给陆离回上两首诗,本身也可以称之为真爱了。
这待遇放在别人身上绝对会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但是放在陆离身上,就让人感觉还好,没有特别突出的那种感觉。
不就是两首诗吗,也就那样吧。
不过外人绝大多数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诗词往来,倒是郭嘉知晓,不是曹操主动找他分享的,而是陆离信件送来的时候他正好就在边上,曹操小小的失态完全没有逃过郭嘉的眼睛。
或许当事人自己不觉得,但郭嘉看的很清楚,陆离有的时候是真的很善于神来一笔的。
对方总觉得自己对于人心的解读不如他远矣,可实际上让郭嘉说的话,应该说他们对于人心解读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跟自己比起来,陆离更侧重于日常交际中对于一段关系塑造的把握。
说来也是奇怪,按照对方的经历来看,好多年都是在山野之中守孝,少与人存在交际,偏偏表现出了在交际过程中的那种信手拈来。
也不知道这是跟谁学的?
郭嘉心中隐隐划过一个答案,却又觉得不止如此。
有些东西不需要过度追根究底,别管对方怎么拥有的这份技能,有就比没有好。
就比如说这次,陆离来了封让曹操意想不到的信,成功获得了回诗两首,日后说不定也能算是一桩美谈。
可若是陆离没有来上这么一封信,故事可能就要变成事故了。
一时之间许是看不出来,但来日若是有点什么,今日的欠缺便会成为攻击的缺口。
很多时候,防御的攻破并不会在眼前,而是早在很久之前,便开始凿出裂缝。
在这方面,陆离做的一直很好,就算偶有疏漏,也大都能够自己及时查漏补缺。
相比较起来,有些人便大大不如了,比如说曹操都已经打完荆州、益州了,还在拿着当年官渡说事的许攸,再比如说恃才放旷的一、二、三……
这种情况放在内部有不少,放在外部也大有可为之处。
这次得到益州,曹操也顺带着得到了不少益州贤才。
有的时候真的挺让人感慨的,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放着良才美玉不用,随手抛掷在角落中生尘的存在呢。
曹操对于新得到的美玉良才多有珍惜,主打一个绝不浪费。
有的时候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事情,颇有几分在所难免,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不然怎么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呢。
陆离没有特意来哭,但确实实打实刷了一把存在感,但有些人就不免让人担忧了。
想到自己某位从来都非常靠谱的好友,郭嘉忍不住怀疑自己来曹操这里不是当谋士的,而是帮着对方调解交往问题的 。
这一个两个的,真是没有一个能够让人放心的。
他们两个在外人看来各有各的靠谱,但偶尔确实会掉链子,反倒是会被人参“不治行检”的郭嘉,在这方面却从没有掉过链子。
所以说靠谱这种事情啊,怎么能够只看表面呢,要透过外在看内里才对。
郭嘉准备在其中帮忙推上一把,却也没有准备大咧咧的玩什么有话直说,真诚或许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必杀技,但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存在委婉与暗示的。
郭嘉与曹操说起了孙权阵营,说起“少主与老臣”之间关于战与降之间的纷争。
事实上在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孙权与张昭也算是一对年少统业与尽心辅佐的典型代表了。
可是在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双方明显出现了分歧,目前看起来分歧还没有完全解决。
郭嘉明着在说江东,曹操却听出了对方的意有所指。
他隐约似乎猜到了对方想要说什么,却也不戳破,只问道:“奉孝有话不妨直言,你我之间难道也要这般拐弯抹角不成?”
郭嘉:“司空明见万里,嘉如何不算明言?”
对上曹操的目光,郭嘉也只是回以一笑。
有些话人家让人直说,不代表你真的可以直说,再好的感情、再多的信任,那也不是拿来挥霍的。
再说了,有些话真的说出来,那就容易变成无可转圜的事故了,他又不是来帮倒忙的。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