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向内打不过刘表,向外打不过曹操,继续下去还有什么可继续的。
只要曹司空不准备像当年的王允那般搞大清洗,大家对于投降还都挺接受良好的。
虽然这种情绪还没有化作语言表现在明面上,但贾诩可不是那种事情发展到最后了才后知后觉的迟钝症患者,他相当敏锐的洞察到了那份隐藏在沉默之下的暗流涌动,当机立断便找到了张绣。
有些事情你自己不主动,可能就是别人拿着你的命去主动了。
张将军,你也不想当丁原吧?
张绣虽然不甘心,好在还算是听劝。
可虽然听劝了,却不妨碍他依旧不甘心。
其实要让贾诩说的话,这事倒也并非全无转机,陆伯安的《项羽论》写的多好啊。
它可以是在说项羽,可以暗指何进、董卓、王允,又为何不能加上一个曹操呢?
贾诩只道:“将军也不必着急,曹司空会如何对待,不仅将军在意,军中上下无不关注。”
“我等并非败无可败遂无奈投降,而是为了却已故平阳侯遗愿,秉忠君爱国之大义,他若轻慢相待,岂非寒忠臣义士之心。”
况且他们跟损兵折将到所剩无几的董承不同,他们手里还是有兵将在的,这制衡之道如何容一人专美于前,到时到了许昌,说不定还能与曹操成昔日李郭之势。
不过这话贾诩并未说出口,毕竟这不符合谋己人士的一贯作风。
而且有一说一,虽然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但真的不是贾诩看轻张绣,而是对方在这方面未必能是曹操的对手。
张绣闻言心中稍定,虽然他们都知道所谓的忠臣义士不过是给他们自己披了一层遮羞布,但这个遮羞布遮的也不只是他自己一个人,而是自己麾下所有人。
他其实不是不清楚形势比人强,当初两方相争,董承固然损失惨重,可他们难道就毫无损失吗,再加上自己刚刚全盘接手叔父的人马没多久,在打了败仗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大家想要投奔更好的前途不能说无可指摘,但确实是能够解。
更不用说那个前途中有天子坐镇,那就更名正言顺了,这都不能算是投降,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接受“诏安”。
而很滑稽的地方在于,他们原先明明就已经是天子麾下的兵卒,偏偏要出来绕上一个圈子,现在再次选择回去,回去后的具体待遇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情况,你说这一遭到底算是什么呢。
张绣不再做走地鸡,与贾诩隔桌坐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不再说自己,倒是说起了贾诩:“先前我劝先生陛下身边非久留之地,如今兜兜转转反而要再次回去,是我耽误先生了。”
对方这话说的情真意切,换个心眼小的,一听这话可能真的就要顺势将自己的不如意推到对方身上去。
贾诩却没有这样的想法,一切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又不是张绣绑着他来的。
贾诩:“将军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留与今日去,如何能够混为一谈。”
昔日便是贾诩,也没能想到陆离回兖州路上的神来一笔,竟然造就了后面如此多的阴差阳错,以致于现在一切变成了这般利好曹操的模样。
什么是福将啊,陆离对于曹操而言就是标准的福将。
当年那一场停留的含金量,至今仍在不停上升。
事实上当初那个被陆离派出去的伍长,现在都已经是千夫长了。
从管五人到管一千人,直接翻了两百倍。
这可能也算是起点低的好处,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眼看着张绣还在那里为自己的未来动脑筋,贾诩都想要劝他别想了,傻孩子,你先将自己给明白吧。
至于他自己,拥有丰富跳槽经验的贾诩表示,这都不算事。
他的名声或许算不上好,但绝对与无能不搭边。
有能力的人在需要人才的阵营那里,还怕过不好日子吗。
而随着郭嘉的观察,他显然也察觉到了张绣营帐的实际情况。
好消息,诈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坏消息,明公好像真的有点开始飘了。
他们这边都开始接受这次的投降,反倒是刘表那边听说这件事情后开始着急上火。
他看起来好像只是将宛城划给了张绣,可实际上宛城一给,连带着几大半个南阳郡也都给出去了。
现在张绣那边水灵灵的一投降,他荆州瞬间少了将近一郡之地。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能能说是对着曹操门户大开了。
别看他如今是荆州牧,但也没有将个荆州尽数掌握,本就不多的地盘再次减少,哪怕刘表只有守城自保之心,也不免有点受不住。
毕竟守城自保是说我不想向外扩展,但没有说我愿意接受你向着我来扩张啊。
看到这块地盘了吗,我就只想要这么一块地盘而已,你干嘛非要为难我啊!
刘表对外找到了自己“远交近不攻”计划中的“远交”对象袁绍,好生诉说了一番曹操的无礼举动。
本初兄啊,你之前的小弟欺负我,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在袁绍收到刘表的信之前,陆离这边先收到了曹操的情况。
因为张绣投降打着的是对天子投降的名头,虽然等回到许昌后,最后如何处置实际上是要听曹操的,但陆离还是拿着这份捷报前往了陛下处。
也不知道与刘备等人见面后,刘艾回去跟刘协说了什么,陆离所设想的见面并未发生,刘协好像再次变回了原本“听话乖巧”的模样。
陆离可不觉得对方这么容易就选择了放弃,怕不是意识到胜算不大后的隐忍吧。
这样其实也好,真撕破了脸,反而对谁都不好。
看起来好像全天下都想要迎奉天子一般,可实际上曹操就是刘协最好的那个选择。
重新回到李傕、郭汜手中?
刘协是万万不可能选择的。
北边的袁绍,不说人家压根没有迎奉天子的想法,就算有,要知道对方当时可是切切实实有过拥立刘虞的念头,且付诸实践了的,真要去了对方那里,这事在双方心里都无疑是一根刺。
南边的袁术,人家都称帝预备备了,谁会想要迎奉天子啊,迎奉过去搞禅让吗?
西边的刘表,汉室宗亲这个身份对于双方其实都不友好,对方有着废了皇帝自立的可能,而天子也有抢走对方权力的一种天然性压制。
这份压制不仅是君臣,还是同宗族之间大宗对小宗的压制。
当刘协得知曹操那边大胜将归的消息,面上表现出来的自然是喜悦,至于张绣等人是投降天子,刘协也没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这些年来多少人打着天子的旗号做不臣的事情,他都快要习惯了。
要是人人嘴上说什么,实际上便是什么,他现在早就是名副其实、一言九鼎、万众归心的天子了。
刘协:“司空在外为朕征战着实辛苦,有良臣如此,何愁我大汉不盛。”
说着这些近乎走流程的夸赞之语,刘协注意到陆离听到这话时,情绪明显比上一次听到他提起刘备时上扬的多。
不讨喜的到底是刘备,还是提起刘备的他,刘协心中还是很有数的。
这边都在安排如何迎接军队凯旋了,可军队那边在回来的路上却出了岔子。
第124章 忘恩负义
在确定了张绣营中的情况,判断此次诈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之后,曹操在跟对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免几番宴请,虽然不会明白的说什么待遇问题,但这个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安抚了。
跟刚刚投降的人这么不设防,看起来好像有点太心大了,但也确实是一种表现信任、拉近关系的常用手段。
当年光武帝刘秀就曾经在平定起义后,让投降将领依旧率领旧部,自己不加戒备的到各营地中视察。
但是这种事情最后如果是一个好结果,那自然是如光武帝那般推心置腹的美谈,可万一对方真的就分分钟给你展现一个诈降表演,那现在的作为就是盲目自信后的活该栽跟头了。
郭嘉不会对着曹操说:“明公这般做太危险了,我们还是谨慎小心吧,别做这种很有可能让自己丢命的事情。”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