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姬的到来对于陆离而言也像是一个开始,明明谈论的是刘协的正统与否,但他接收到的注目简直比刘协还多。
干嘛,这是要干嘛?
陆离对于这样的场景并不算陌生,当年先帝死后,灵前选择储君人选的时候,他没有少接受来自他人的注目礼。
只不过那个时候好歹还有宦官与外戚帮忙分担,而且他们承受的其实更多。
这次没有人跟着分担主要火力了不说,大家也不是只看看了,他们直接下场cue起来了。
《鸠鹊论》开了一个头之后,又陆续有几篇论点不一的匿名文章传了出来。
根据陆离从后世见识到了的一些舆论手段,他实名怀疑这些匿名文章都是从袁绍那边发出来的。
辩论这种事情,大都要分个站队问题的,往大里看,是正反两方,但是在无组织以及有人浑水摸鱼的情况下,发展着发展着,正反双方内部就会自动衍生出各种细节或者具体论点不同的小团体,然后就是一阵混乱的撕逼。
陆离在这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他就差被人拿着话筒怼到嘴边上问问:“陆侍中,你怎么看?”
虽然这事跟他关系真的挺密切的,被缠上也不能说声无辜。
可陆离偏心自己啊,他只觉得这事自己真的太难了。
还我怎么看呢,我坐着看行不行,我不看行不行?
作为被集火的存在,陆离很想保持沉默,但是在舆论中保持沉默,就相当于将话语权拱手让人,这跟直接投降有什么区别。
陆离提笔想要写点什么,却半句话都写不出来。
这种辩论局,他总不能写篇文章端水吧。
但是要站队的话,他当年都没站过队,现在站的哪门子的队啊。
陆离现在就很想去邺城问上一句:袁本初,到底谁教你这么玩舆论的?
天子那边只需要坐看大儒与大臣为他辩经就行了,但陆离这边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多了。
虽然不知道他现在发言到底是能够代表先帝、代表曹操,还是单纯代表自己,反正大家就是想要让他发言,因为他这些都能代表。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陆侍中,先帝在九泉之下看着呢,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大鸿胪,你家司空现在奉天子以讨不臣,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这可是涉及正统问题,陆伯安,你作为东汉名士,你不唠上两句,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知道的人都清楚,真要是先帝在这里,指定不会为难他的侍中,曹操也不会逼着陆离发言站队。
至于陆离自己,他清楚自己是真的只想当渣男——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可就像是孔融曾经对祢衡说的那般,人活在世上,总不免要受到束缚,哪里就能全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呢。
有些抓马的陆离干脆去找曹操:“离如今一筹莫展,盼孟德兄相救一二。”
谋士请主公帮忙出主意,谁看了不说句倒反天罡。
作为被人求助的那个,曹操不觉得陆离这是倒反天罡,他只看到了对方愿意将他的话语权交给自己支配。
这是什么?
这是曹操PK先帝子嗣,曹操赢。
曹操半点推脱的意思都没有,他就差直接将这事大包大揽过来,说上句:交给我,你放心,绝对没问题!
陆离这种行为,差不多可以等同于将名声都一并交付给曹操了。
但凡对方为了自己这边有利,让他发表什么站队刘协的文章,这名声……
对于这种情况最不感到意外的,并非是善察人心的郭嘉,反而是如今正统名分深受质疑的刘协。
作为当年听说陆侍中与自己父皇那一番“百姓苦从何来”谈话的存在,在刘协看来,陆离是一个一旦选定了某个人,前途、名声甚至是性命都可以尽数托付的存在。
陆离似乎大方且充满信任的交托出了一切,可正因为如此,曹操只会比对方更爱护他的羽毛。
这都不只是他跟陆离之间的交情问题,这也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求贤展示。
人家对你这么好,你却对人家毫不爱惜,这让别的贤才看了,谁还会选择将自己托付给你呢。
这年头大家都不是傻子,选定之后怎样死心塌地又或者死心眼是一回事,选择之前如何机灵的货比三家,那是大家普遍都拥有的技能。
就拿陆离来说,虽然他一开始就选择了曹操,但是在外人看来,这显然是对方货比三家后的选择。
至于谁是之前被比过之后没有选择的几家,袁本初,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是的,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看来,当初陆离跑去跟袁绍搞讨董联盟,显然就是一种带着观望与考验的政治选择。
而结果显而易见,袁绍并未通过考验。
两个知晓真相的当事人,陆离不会没事专门跑出去跟人说这种事情,不被选择的袁绍更不可能跟谁说他压根没有被陆离选择过。
将需要头疼的事情甩给曹操及其麾下谋士们后,陆离虽然不至于直接无事一身轻,但真的有点体会到一种特别的轻松与快乐。
将一切交托出去的陆离只需要等待一个结果就可以,可是曹操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不说曹操对这份伴随着交托而来的高度信任有多么欣喜,他麾下的谋士们对此也并非毫不惊讶的。
说真的,大家都觉得陆伯安跟明公的关系真的是一眼看不到,就直接错过了一个季度的剧情。
上次他们突然摆脱了别扭好到直接进入蜜月期是如此,现在名声都直接这般交托出来了也是如此。
陆伯安,到底谁教你这么当谋士的,你这是想要卷死我们吗?
心里腹诽归腹诽,该干的活还是不能少干的。
真单纯按照对己方有利的目的来安排,那自然是要站队当今天子的。
可真的这样做了,看起来好像对他们这边好,实际上的隐形损失比得到的好处可大多了。
因为真的这样做了,他们相当于将本可以多次利用的舆论武器,直接用成了一次性消耗品,还是直接降了好几个等级的对敌消耗。
这像是拿着最高级的武器去打了新手村,还把武器给干废了。
家里有几个钱啊,你这么霍霍宝贝。
有武器乱用,甚至用毁了,这是一种巨大的失误。
但是有武器放在手里你却不用,这同样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况且这次显然这把武器是不能不用的,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展示锋芒,以及观望锋芒到底会对准谁。
贾诩这个自身名声并没有多么好的存在,献上了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主意。
——他们不是借着少帝的名头说正统吗,他们也可以借着正统的事情说一说当初致使正统混乱的事情。
办法也很多,要么缅怀先帝,要么就直接好好掰扯掰扯董卓到底是怎么入京的。
袁本初在这件事情上,那可是半点都不清白的。
第149章 舆论分析
在拉扯先帝转移话题与对准袁绍就是开炮之间,曹操非常果断的选择了后者。
陆离对于这个结果真的一点也不意外,正是因为不意外,所以才要将这件事情扔给曹操来处。
毕竟这事情发展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成为两方开战的导火索。
虽然都知道双方迟早必然会有一战,但是主事人选择开战,跟你作为下属为了给自己正名导致了开战,这是完全不同的。
人总是免不了迁怒,若是后者,战事中但凡有什么不对、有什么牺牲,你天然就要背负上一部分负面情绪。
但现在是曹操拍板做了决定,这事就瞬间变成了你只是按照对方的吩咐来做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要谨慎选择明公的原因之一了,有事情对方是真的能够抗事,跟有事情对方直接给你甩锅,那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定下了基调,这事对于陆离而言真的一点都不难。
尽管他跟袁绍之间认识的时间比不上曹操与对方认识的久,但很多事情他可能比之曹操还要知根知底呢。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