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疑惑的变成了荀攸,但因为他的面部表情仿佛自带牢固锁定的淡定表情包,可谓是先天处变不惊圣体,就算是疑惑也看不出疑惑来。
其实当年他到洛阳后在何大将军那里混过,跟袁绍也是有所接触的,但那个时候对方跟陆离关系好着……好吧,因为当时袁绍跟着何大将军,所以跟陆离之间在好的同时还存在争端,在意或许是有的,但反正不存在什么特别的偏执。
谁能想到几年之后,俩人发展成这种样式的了。
如果第一波震撼来自被陆离救下的何太后母子,第二波震撼来自袁绍发现的原因,第三波震撼就来自于陆离安置他们的办法了。
你说陆离对他们不好,他废了那么大力气将人救了出来,从董卓手底下办这事,说是将脑袋往刀尖上送也不为过,能够让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可想而知陆离花费的力气与付出的东西。
但你要说对他们好,你将人救出来就让人去山上住着,好听点说是隐居,难听点说不就是当农户吗。
可仔细想一想,陆离当初的条件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为什么将他们藏起来而非带到讨董联盟那里,大家其实都能想明白。带到讨董联盟里面做什么,当工具人吗,救出虎穴再推入狼窝?
现在想想,对方离开袁绍后跑到郑玄那里去,恐怕也是给那俩人让地方,以及不让人发现他们吧。
陆离没有解释自己的心路历程,但大家都已经揣摩出了一套能够说服自己的论依据。
总之,这是陆侍中与先帝的双向奔赴,其他人或明或暗的打量着曹操的反应。
以前提起先帝与陆离二人之间的君臣相得,先帝因为地位与给予上的主动权,看起来毫无疑问是付出更多的那一个。
而陆离因为如今的改弦易辙,反而带着几分“负心薄幸”。
可现在这事一出,曹操自己都觉得自己可能拿的不是付出总会有收获、从一开始就被坚定选择只是阴差阳错,但最后好歹终成正果的剧本。
而是努力男二终于在男主死后感动佳人,得了个安慰奖的励志剧情。
前后几个大震惊过后,那些小震惊都算不上震惊了。
对方怎么将人从董卓那里偷出来的,当初速至洛阳的捷径可以解释。
谁帮忙将人偷出来的,不会有人认为陆侍中在洛阳毫无人脉吧,就算没有别的,先帝这个人脉一个顶百个。
本该被严肃讨论的袁绍得到少帝后会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在这些震撼面前,如今获得的关注度都不免一退再退。
在陆离“详略得当”的将自己认为该说的都说完后,营帐之内突然就静了下来,静到只是呼吸稍稍重一下,似乎都能发出一种震耳欲聋的音量。
因为这事实在太有的可说了,物极必反下,大家反而都无话可说了。
而陆离刚刚将能够说的都说完了,现在再要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尤其是看着暴涨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后世传唱度,更是无言。
有的沉默是默契的无需多言,有的沉默则是尴尬的无言以对,如今这个营帐中发生的沉默就颇有几分演变成后者的趋势。
而英勇救场的,是我们打小就机灵的“子布”同学,他好似半点不知道当年董卓根本没能杀死人一般:“我道当年董贼缘何杀人后反而面色愤恨,还以为是有人言语相激,原来竟是伯安的功劳。”
这圆场打的,让陆离都忍不住想要“嘶”一声,奉先,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没有必要为了帮我解围,就给自己挖坑。
好歹当年也是叫过义父的,人都已经死了,哪怕就是你杀的,也不必一口一个“董贼”。
奉先你名声不好,也别老怪别人“不解”,你自己是真的要负责任的。
虽然这圆场打的没有多大的情商,但到底还是成功破开了沉默的氛围,有了第一个人发言,还用担心没有第二个吗。
郭嘉与曹操对视一眼,上前做了第二个发言人:“伯安来时,乐安郡可有消息?”
陆离:“确有消息,他们二人的身份应当是已被袁绍知晓。”
大家听着陆离详细诉说当初自己是怎么安排人安置的,虽然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当初做的似乎算不上完全的缜密,但同样可以看得出来,对方当时真的竭尽全力了。
甚至可以说但凡不是袁绍自己执念难平、心血来潮搞了这么一出,这或许就会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被埋葬在青州乐安郡。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当年先帝送的不是木桃,但当他以美玉相赠时,可曾想过自己会得到毫不逊色的回报?
先帝从未带着索取的心态给予,但他又真切的得到了陆离带着几分不计后果、甘愿冒险的回报。
距离先帝死去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个时间远超当初他与陆离之间相处的时间,可有些人哪怕死去,却也好似阴影一般笼罩在一些人、一些事身上,让人难以视而不见。
曹操不由想到当初陆离对自己说的日后自会去与先帝分说,那时他自得于自己被选择,可如今再看,对方分说的到底会是什么还犹未可知。
或许是顾虑有刘备这个汉室宗亲在场,或许是考虑到那毕竟是陆离冒险好不容易救下来的恩主遗孀,明明最该被提及的何太后母子,此刻却仿佛成了烫手山药,让人不敢触碰。
刘备再次委婉表达了退场给他们倒地方的意思,这次曹操顺声与对方谈论了几句,便顺着他的意思让他离开了。
几人中最先离开营帐的刘备,在走出营帐一段距离后,不由回头望去,好似在透过那营帐,看到里面自己曾经以为早已改变,如今细想却又可能分毫未变的人。
可惜,对方可能心向先帝,心向少帝,甚至向着如今的陛下,却独独不可能向着他刘备。
便是选择曹操,也绝对不会选择刘备。
侍中似乎依旧是侍中,却永远不会是我的侍中。
刘备的离开,好似也一并带走了好不容易结束了死寂沉默的氛围。
陆离讨厌冷暴力,从前世到今生,他都讨厌。
这事其实放在他跟曹操之间,也谈不上什么亏欠又或者是背叛。
不说他在做这些的时候压根就没有追随曹操,真说现在,大家同为汉臣,救一救先帝被奸臣杀害的子嗣与遗孀难道是什么难以饶恕的错误吗。
非要追究,能够追究的也不过是他在选择了曹操之后,不曾将这件事情告知对方罢了。
陆离面色淡然:“此事已告知明公,不知明公作何想?”
被提问的曹操狠狠闭上眼睛,又迅速睁开看向陆离:“此话该我来问陆侍中,伯安如今究竟意欲何为?”
陆离:“若无袁本初突然动作,此事本该被埋藏在先帝陵寝之内,埋葬在乐安郡之中,少帝与何太后死于贼手、葬入皇陵,被我安置在山上的,是故人之子与故人遗孀,仅此而已,再无其他。”
陆离这话结合如今的情况看,说的似乎有些天真,可曹操是相信的,这或许就是对方的初衷,只是世事总是不如人意。
曹操道:“可如今他们落入袁本初手中,伯安以为袁本初会认为他们仅是你陆伯安的故人之子,故人遗孀吗?!”
曹操其实并没有多么担心袁绍会借着刘辨来跟自己打擂台,真要说担心这个,如今的陛下该比自己更加担心才是。
正统之争中,别说兄弟,便是父子都是要反目成仇的。
不过按照曹操对袁绍的解,对方借着刘辨搞“迎奉天子”那一套的可能性并不高。
当初在众人所知的正统只剩下刘协一个人的情况下,对方都是真的不争不抢,难道多出一个选项来,对方反而会改变主意吗?
不会的,尤其是在袁术称帝之后,就更加不会了。
尽管当初刘辨上位,袁绍也是跟在何进身后出了一把力气的,当初董卓兴废立之事,对方是坚决反对的。
可是不要忘记,当年将刘辨“扶下”帝位的人,是袁隗。
那可不是什么袁绍的外八路亲戚,那是正儿八经的亲叔父。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