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同于对方后面的高光时刻——侍中生涯那般人尽皆知,他为乐安郡守之时的很多事情,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颇为神秘的。
现在一听对方要讲这个,曹昂立刻做洗耳恭听状。
他以为自己听到的会是天之骄子一路披荆斩棘的故事,又或者可能跟跟他亲爹一样,一路上跟地方上各种邪恶势力作斗争。
然而对方开口说的确实当年死活找不到合适的领兵之人,招兵招来的也都是一群黄巾相关人员的事情。
此刻的听众如果是曹操或者袁绍,他们一个会感叹陆离又来了,一个更加确定陆离就是对武将有所执念,所以特别偏爱。
但此刻的听众是曹昂,他差点忍不住左顾右盼,关于招到了许多黄巾相关人员来防范黄巾余孽这种事情,嗯,这是我可以听得吗?
虽然大家都是一起过年的交情了,但陆卫尉你也别太不拿我当外人了。
看出了曹昂的不自然,陆离没有立刻解释曹操早就知道这些,他只是说:“那些人在成为黄巾之前,先是我大汉的百姓,况且以其之矛,攻其之盾,又如何不好呢?”
只这样说的话,似乎确实是没什么不好的,但问题在于,问题在于……
曹昂带着几分别扭:“我以为卫尉深恨黄巾。”
陆离反问:“公子喜欢吃树皮吗?”
“这世上惹人不喜之物多得很,可穷途末路、别无选择之时,再是不喜与痛恨,也都是能够忽视的。”
以为会听意气风发,没想到却听了忍辱负重,而且忍让的还不是那些强力的地方豪强,反而是那些有仇恨且孱弱的黄巾。
陆离也没想刺激小年轻,当初告知曹操的打入敌人内部说法此刻再次拿了出来。
事实证明,大家还是很相信这套说法的,毕竟他们如何也想不到,实际情况是陆离跟张角真的有点不可告人的密切联系。
当事实过于离奇,相比较而言没有那么离奇的虚假,反而成为了人们乐于接受的真相。
这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完全就是打了个认知盲区的信息差。
如果将自己跟张角之间的关系公布出来,后世传唱度会不会满值呢?
陆离看着曹昂,心中默默将这个办法塞到了备用计划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他都走到了99.999%了,剩下的那0.001%,他就算是不择手段也一定要得到。
放完了关于黄巾的雷,陆离倒是如曹昂所想,说起了地方豪强带来的困难。
只不过他这个困难与曹操的显然并不相同,当曹昂听完对方的手起刀落故事后,都有点没办法直视陆离这张脸了。
他也不是什么傻白甜,很清楚地方治不是单纯靠着仁爱能够完成的,里面的铁腕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一些缺少这个的,那大多走的就是一个妥协或者勾结路线。
比起这样,还不如手起刀落,心狠手辣一点呢。
所以令曹昂惊愕的不是陆离的手段,也不是这份手段与这张脸的不匹配,更是对方竟然就这般与自己说了?!
人对于自己的一些行为,总免不了自我修饰一二的,便是为了自己,都要扯出一个为国为民的幌子来。
可陆离不一样,他这明明就是为国为民,可偏偏说的好像纯粹就是为了自己一般。
曹昂不明白对方这是在走什么风格,但他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为对方操心:陆卫尉,我也姓曹啊,跟我爹一个姓的那个曹,你可长点心吧。
陆离看着曹昂的反应,忍俊不禁,你瞧,如此这般,交心不就成功达成了吗?
他解释了几句,看着曹昂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公子这般真好。”
说完,陆离的田间故事会结束了,曹昂的“听叔叔说那过去的事情”经历也告一段落。
曹昂看着对方牵马离开的背影,莫名有种想要叫住对方的冲动,但最后他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对方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这般真好”,“这般”是哪一般呢,是年轻真好,还是如今他本人就很好呢?
问陆伯安是个怎样的人,每个人好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答案,现在,曹昂也有了。
————————————————————
郭府。
郭嘉看着前来关心自己身体的好友,虽然对方没有直接这般说,反而跟他说起了今天偶遇曹昂的经历,但郭嘉还不至于看不出对方的真实目的。
不过对方不愿意说那种不好的可能,郭嘉自然也不会没有眼力见的非要将事情摊开了说。
况且真的摊开了说,对方今日来也是出自关心,万万没有不识好人心的道。
郭嘉非常领情,而陆离用尽了毕生医术,得出的结论依旧是如今的郭嘉非常健康。
对此,陆离也没有觉得是自己医术不精到什么都看不出来,这年头健康的人健康着健康着突然便死去的难道还少了吗。
都不用往远了说,也不用看身边的案例,就说陆离自己,他难道不够健康吗,之前一场疫病差点便要了他的命。
陆离收回了自己诊脉的手:“一切皆好,愿君长安。”
此处陆离话语中的“长安”,显然并非城市的名字。
郭嘉却道:“承君吉言,不过比起长安,嘉以为乐安更好。”
郭嘉话语中的两个词汇,显然就有地意义了。
一般来说,人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是有滤镜在的,但陆离在这方面还是不太一样的,对他而言,家乡名字虽然听起来挺吉利的,但实际上真的没有特别吉利。
都不用看他们家那几乎要断子绝孙的艰难传承,就看陆离在乐安郡长达二十多年的守孝生涯,就很难生出想法,认为这地方真是一个特别带有祝福意味的地方。
曹操父子因为信息差问题,没能了解陆离与黄巾之间的真实联系。
而郭嘉也因为信息差的缘故,对于陆离对曹昂的过度关注不免有几分担忧。
听着郭嘉暗示曹操还好好活着呢,别太过深入接触他的孩子们。
为吕布之女与之牵红线也就算了,更多的便有所不妥了。
毕竟袁绍那边的纷争近在眼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太好的东西的。
第192章 二合一(含一章营养液加更)
事实证明郭嘉的担忧还真的不是无的放矢,陆离不过是跟曹昂聊了几句,转身就有人将这事告到曹操面前去了。
告状之人也没有直接说陆离图谋不轨、别有用心,他说的是:“袁氏兄弟相争之事近在眼前,卫尉行为无忌,不免令人误会。”
这年头对上司性情的揣摩,属于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了,虽然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得差,但一些比较明显的大家基本上还是能够看出来的,比如说曹操的多疑。
今日来告状的人,显然就属于学得没有那么好的人。
毕竟陆离成为卫尉本身就跟曹操的多疑不对等,但凡读题的时候稍微深入解读一下,就能明白这里是存在一点反转的。
倒不是说陆离就完全免疫了曹操的多疑,可至少对方对上曹操的多疑,是存在那么一部分豁免权的。
所以真要想告状,那得循序渐进着来,得掌握更多的证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逮着点似是而非的就立刻跑来图穷匕见。
曹操看了告状之人一眼:“你言陆卫尉行为无忌,不免令人误会,却不知道让你误会了什么?”
前来告状之人一听此话,心里立刻就是“咯噔”一声,曹操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不是对陆离有什么不满,反而是对自己颇为不满。
这个时候要是继续按照告状的话术说,陆离会不会有什么不确定,但他很可能就要有什么了。
他到底也没有笨到底,相当丝滑的完成了立场转换,他先是回答了曹操的问题:“在下之误会,在于以小人之心度司空之腹。”
接着又道:“司空明鉴,实非在下有意挑拨,而是事既知晓,不敢有瞒司空,祸患起于微末,在下有为司空防患于未然之心。”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