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光的或许未必都是金子,但不会发光的也多半都不是。
当然了,人年纪大了总不免会固执己见,曹操也没想着能够凭借三言两语,就改变曹嵩对陆离那仿若根深蒂固的偏见,他只是希望:“此番伯安前来,便是看在儿的面子上,父亲莫要为难他才是。”
看在你的面子上?
曹嵩沉默了片刻,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当初在宫中于陛下身侧见到陆离的场景,对方在离天子最近的地方,他便是成了三公,也万万没有为难对方的权力。
曹嵩出仕于桓帝末期,但个政治生涯几乎都是在灵帝时期度过的,也是在灵帝时期结束的。
大鸿胪、大司农,是先帝将他拔擢到九卿之列,不可谓不知遇之恩,尽管这里面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宦官之后的身份,天然就被皇帝划入了自己人阵营之中,可曹嵩是深感皇恩的。
尽管如此,他从来不曾觉得自己对先帝而言是什么特别的存在,不仅是他,便是张让、赵忠这些切切实实的宦官,曹嵩也不觉得他们有多么被先帝看在眼里。
他们看起来备受宠信,可在某些方面比自己都不如,对先帝而言,他们是最为趁手的工具,说自己想要让他们说的话,做自己想要让他们做的事情,承担着天下人的怒火。
但这与曹嵩没多大关系,他与他们自是不同。
可陆离的出现,又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还有人能够更加不同,远超一众人的不同。
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曹嵩看得清楚,一开始先帝对陆离的看重,带着一种看玩意般的轻佻,像是得到了一个最好看的摆件,那自然是要摆出来让所有人都看看的。
可你要说对这个摆件爱的多么痴狂,那多半是没有的。
可这一天天的过去,虚情假意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不知不觉的就变成了真心,简直让人措手不及。
或许再等等,真心又会再次变成虚情假意,可大家这不是都没有等到吗。
看着面前还在等自己回复的亲儿子,曹嵩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然后就毫不犹豫的将曹操赶了出去。
追吧追吧,且看你追不追得到吧。
所有人都觉得曹操已经追到了,可那是他们不清楚,曹嵩想到自己曾经无意间听到的话,就忍不住怀疑此刻陆离对曹操到底几分真心。
唉,或许对方真的改了主意,说不定就让自己儿子追到了呢。
曹嵩又觉得可以,又觉得不行,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或许等年后,他该要将这件事情告诉孟德的,曹嵩下定了决定。
发现了曹嵩似是藏着心事后,曹操也准备年后与亲爹好生分说一二,再坚固的防御,也害怕内部有人开城门不是吗。
因为曹操提前打点好了一切,陆离来到曹府后虽然不曾得到曹嵩的热切欢迎,但也确实不曾遭遇冷待。
曹操拥有一个大家庭,哪怕排除了姬妾,但留下一起守岁的依旧是一大家子。
跟刘宏就两个儿子比起来,曹操的孩子那就多了,陆离在后世印象深刻的曹丕、曹植不提,共事过的曹昂也排除掉,剩下的依旧是刘宏的两倍有余。
这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看得陆离社交恐惧症都要发作了。
虽然说这其中大多数人压根不需要陆离去社交什么,陆离也早早就习惯了万众瞩目的待遇,但今天这个特殊场合,总让人觉得哪哪都不对劲。
饮酒环节再之前的大聚会上早就完成了,陆离只是对着曹太公说点小辈的吉祥话,与曹操分享点身边的有趣事情,再给对方的孩子们发点礼物……
注意到来自曹嵩那复杂难辨的注视,看看自己还不忘看看他儿子,陆离也在思考对方对自己态度的不对到底源于什么。
想着想着,他不由想到好几年前,先帝还在时,有一次对方被先帝找来汇报事情,等待对方的过程中,自己与先帝闲聊时说过的话。
难不成对方一直以来的奇怪态度与此有关?
第133章 仅此而已
曹嵩打定了主意要就关于陆离的情况跟儿子谈谈,无奈他儿子忙的飞起,初一参加完大朝会后就直接住进了办公的地方,半点不着家的。
他一个亲爹,难道还要亲自上门去找他吗,这传出去像什么样子,简直倒反天罡。
幸而儿子虽然找不到,孙子却是可以的,被抓壮丁的曹昂就这样被大父喊来,交付了一个将亲爹带回来的任务。
他只觉得这事挺无奈的,但这事他难道还能说不吗,那自然只能是:“大父放心,孙儿定会将话带给父亲。”
至于父亲怎么反应,那就不是他这个当儿子的可以决定的了。
曹昂来到司空府时,曹操正在跟大司农商议事情,纵然他是曹操的亲儿子,但是在司空府中他如今只是尚书台的民曹尚书而已。
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大司农出来,曹昂向着对方见礼后目送对方离去,这才能进去见到自己的亲爹。
曹操脸上虽然没有多少疲惫之色,但曹昂知道对方如今的繁忙程度,虽然等了挺久,但见到之后也没有准备过多占用曹操的时间。
他迅速转述完大父的交代,然后就静立一旁等着亲爹的回复,自己好回去交差。
曹操看着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子身姿挺拔的站在那里,眼中总不免闪过些许骄傲。
如果此刻站在他对面的是某位贤才,他早就让人坐下了,但人才是用来爱惜的,儿子是需要磨砺的,站一站还能累着他不成。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但曹操到底也不是什么多狠心的父亲:“为父下午便回去,你且先归家令你大父安心。”
曹昂拱手:“诺。”
送走了儿子,曹操拿起一份空白文书写起了有关举荐人才的上表,至于被举荐的人才,自然是他们都很熟悉的那位。
刘协虽然没有决定权,但还是能通过曹操的“走流程”行为看到这份上表的。
看到来自曹操的上表中熟悉的名字,刘协不由微微皱眉,举荐陆离为大鸿胪?
大鸿胪作为九卿之一,相当于外交部,主要负责外交事务与外宾接待这方面的内容。
但现在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边境地区如今几乎尽数掌握在袁绍手中,大汉欲坠未坠,自然不能将地方割据势力当成“外交”,事实上与其他州的交际问题另有曹操的某些谋士负责。
综上所述,现在大鸿胪就有那么点闲职的意思在。
虽然之前陆离作为尚书令抢了一圈权力之后,不少职位都沦为了闲职,但后面一些职位上换上了曹操举荐的人,权力也都回来了不少。
可大鸿胪,这真的是都不用抢就很闲的一个官职。
以上位者的思维来看,如果你真的以对待人才的态度去看重谁,那要做的自然是给钱给权,他父皇当年对陆离就是这样的,之前曹操让陆离当尚书令也是这一类的操作。
可现在明明俩人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了,原定印象中跟陆离牢牢绑定的先帝都给挤成过去式了,怎么反而拿闲职打发人了呢?
是他们明着好,暗地里实际上关系破裂了,还是存在什么别的原因……
刘协一时之间没想明白,刘艾却隐隐有些明白,在刘协看向他时,提醒道:“韩非子有云:‘守拙不若变通,得计不若取胜。’
陛下何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此事。”
换一个角度?
刘协隐约间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可又一时之间转不过弯来。但他到底是当初皇子二选一中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如果利益上想不通的话,换一个角度,那么如果换做情谊上的呢?
情谊。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曹操的这个安排,是不是就是给个闲职让陆离既可以好好养一养身体,而且这个闲职还是九卿之一,对方又不会因为是白身被人瞧不起或者欺负了去。
刘协越想越觉得这应该就是真相,从曹操的做法再想到自己如今的情况,考虑到自己现在其实没有多少利益可以予人,那么自己是否可以利用情谊来进行拉拢呢?
刘协看着面前的文书,陷入了思考之中。
利益与情谊……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