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这样,真是让人想夸都不知道该怎么夸。
有部分人不由看向陆离,陆卫尉,你曾经也是当侍中当的天下闻名的存在,你是专业的,你来夸。
别人看他或许可以忽略,但曹操也看向了他。
怎么,真要我夸啊?
曹操倒是没有多么想夸如今的天子,刘协一次两次的动作,次次都不曾逃过曹操的视线,他真的不是那种愚忠又或者好脾气到君要臣死臣都要保持忠心的人。
只是现在还在奉天子以讨不臣呢,而刘协现在看起来碎碎的,这要是出来打个猎把皇帝给赔进去了,这多亏啊。
确定了要夸,又或者说想办法将这事给体面的糊弄过去。
陆离仔细想了想,努力找出了记忆中属于琼瑶阿姨某位男主角的剧本改了改送给了刘协。
陛下这难道是射术不精吗,这当然不是,这是陛下怜惜万物有灵,思及如今世道颇多死伤,不愿再行杀戮之事。
况且你看这只鹿,它看起来有没有可能怀孕了呢。
陛下这般宅心仁厚,一定能够收获到鹿的报恩。
鹿继在秦朝的“指鹿为马”,西汉的触杀李敢后,迎来了在东汉的新用处。不得不承认,当年陆侍中你能把十常侍死死压住,是真的自有本事在的。
也真难为你能够将这么假的话,说的如此有信念感了。
大家一边佩服,一边拿出了毫不逊色于陆离的信念感跟着附和。
看起来好像被所有人捧着、哄着,刘协却没有感受到什么开心,他的目光扫过陆离,看向了曹操。
他在这里努力却只是失败,狼狈的像个被摆在台面上的伶人。
哪怕他演砸了,人们也跟着夸赞,但不是为了他这个伶人,而是为了不砸掉权力者的面子。
而这个权力者,显然并非他这个天子。
宅心仁厚,不忍杀生?
呵,可笑。
因为有着天子带头宅心仁厚,这场狩猎前所未有的平和,至于平和下面到底掩藏着怎样的情绪,那就各自心知了。
刘协作为天子端坐在最高处,这是众人瞩目的地方,这是权力的象征,他却只觉如坐针毡。
当初流言的事情刘协不曾破防,甚至觉得董贵人的失控颇为吵闹,如今倒是有几分共情对方当时的失控了。
他端正的坐在那里,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是之前的失败场景。
箭矢的射出不过几秒而已,这几秒钟却可能决定了很多东西。
因为时间间隔并不长,当时的一切回忆起来都是高清版本的。明明还没有过去多久,如今想起来,当时的失败却显得那般荒唐。
他在宫中射出了许多箭,几乎每一箭都胜过今日这一箭。
可偏偏今日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最差劲的那一箭,没人会去追溯他曾经练习过多少箭,有过如何精准的成绩,人们只看到了这一箭,这失败的一箭。
尘埃落定是件残酷的事情,便是贵为天子,也并非所有事情都可以再来一次的。
刘协看得明白,可越是明白,便越是忍不住去想,想当时为何要想那么多,为何没有展现出最好的模样。
人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为难自己,偏偏人最难控制且总是爱做的,大都是不该做的事情。
刘协的表情管做的还是不错的,搭配上距离,足够隐瞒过许多人了。
但他又做的不够好,因为近一些的人不少都能看得出来天子的耿耿于怀。
他这般情况搭配上如今的年纪,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搭配上身份,就不免有些不合时宜了。
一场秋猎结束,曹操明明没有做什么针对行为,却达到了一个比做了还要好的效果。
跟着一起去的人自然都见到了实际情况,但没有跟着去的人混杂着道听途说与主观论断,很多事情传着传着便不免变了味道。
陆离在听到曹操有意为难让天子出丑的相关消息后,真的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实话实说,他要不是当时在场的见证者之意,就从这个结果来看,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曹操怎么看怎么不清白。
不过不管刘协心中如何想,在此刻曹操的心中,天子依旧是他用来扯大义名分的金字招牌而非敌人。
而敌人是谁呢,自然是北方的袁绍。
不同于原定历史上十月结束战斗,这边很多事情的提前,对于后续一些事情也是产生了影响的。
他们这边因为秋收粮草得到了补充,袁绍那边也是一样的。
只是粮草或许能够从地里长出来,失去的士兵、士气,甚至是当权者的心气,却很难一并长出来。
袁绍心中的悔恨半点不比刘协的差,这份打击是直接展露出来的,在回到自家地盘后,不到半年的时间,袁绍看起来却好像老了好几岁一般。
比起刘协那瞬间射出的一箭,袁绍可以回忆的东西那就多了去了。
有些事情不回忆还好,一回忆便是成倍地悔恨。
他似乎能够在回忆中看到无数个能让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节点,而自己在那一个个节点中,无一例外的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是他的谋士们无能到给不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不,清醒的袁绍否定了这个答案。
不是他们给不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傲慢的他当时已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
沮授当初拿着陆伯安的《项羽论》来劝他,他是半点听不进去,只愤怒于对方竟然拿自己与何进、董卓等人相比。
可如今再看,对方当初所言有何错处,他可不就是何进、董卓之流吗。
刘协在回忆失败的经历,袁绍也在回忆失败的经历,但是做着同样事情的袁绍在听说对方的遭遇之后,却不存在什么共情。
不过因为刘协,他倒是忍不住想起了被自己按照的何太后母子。
当初在意外找到他们后,除了给陆离的名声添砖加瓦了一番,被对方反向舆论攻击了一番,真要说派上了什么用场,那是并不存在的。
而对于这俩无用的母子,他也没做什么杀人的事情,只是给他们找了个院子,将他们养着而已,没有多么尊奉,却也不曾苛待。
现在想想,他们一群人在外面腥风血雨、尔虞我诈的,那俩人倒是岁月静好,一派从容。
如今对上曹操大败一场,袁绍在回忆的时候也没有只回忆战争,还回忆了一番更早一些的筹谋,比如说当初有人对自己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献策。
可现在想起来有什么用处呢,不说何太后母子早非人望所在,当年给他献策的沮授在被曹操俘虏后,因为不肯投降被曹操杀死了。
想到这个,袁绍心中更添了几份郁郁。
最早跟着他的那批人,沮授被曹操杀死了,许攸投靠曹操背叛了自己,田丰被自己杀死了,陆伯安早早就拒绝了自己……
诸多的回忆带来了夜里的辗转难眠,他也不是多么年轻的人,睡不好的疲态是遮掩不住的。
而郁结于心、夜难安眠带来的影响,并非仅仅是外在的疲态,还有内里的衰败。
之前曹操长子与吕布独女成亲的消息传来时,他便不免看向自己的几个儿子。
他固然还不曾到七老八十的年岁,却也不免考虑起身后之事。
长子能力倒是也还算可以,但袁绍最爱的却是长得好看,更像自己的三儿子,心中选定继承人时也不免有顺心之行。
至于中间的二儿子,他倒是有个在未来相当有名的老婆——甄姬,但是在亲爹这里确实是有点透明人的,反正袁绍考虑长子、考虑三子,就是没有考虑过中间这个儿子。
甚至袁绍底下的人站队,都没有几个站他的。
毕竟选择长子那是国赖长君,立子以长不以贤,选择三子,那是明公明晃晃的爱子,而袁熙这个二儿子是什么呢,他是不着前,不挨后的透明子。
袁绍的偏心在这一场失败之后,反而带着几分愈演愈烈之势。
如果说原先的喜欢带着几分颜控的偏心,如今的喜欢就是因为对方更像自己的爱屋及乌与补偿自我。
他像我,所以我更该选择他,因为像我这般的人是值得选择的。
所有人都在看我的笑话,但我不能让我自己成为笑话!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