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死后,孙权继承了他的地盘,但叛乱几乎跟得到一同到来。
周围的郡县瞬间从自家地盘,变成了可能不是自家的地盘,这种时候自然不可能放着还算稳固的大本营不待,改换治所。
后面如果成功得到了江夏,孙权或许会改换治所,但这不是最后没能成功得到吗,所以治所依旧是吴县。
作为更加强大的存在,曹操近乎所应当的拥有选择权与主动权,而作为被选择的那一方,孙权这边也不是毫无感知的。
不说别的,想要打仗,你总得调兵遣将吧,这种事情是很难瞒得过人的。
之前几次跟曹操交手,虽然不敢说稳占上风,但也没有一触即溃,可这显然不能给孙权的部分手下们带来什么安全感。
有的时候,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态看,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孙权看来,他们没有输,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曹操并不是什么绝对不可战胜的存在,他们也不是什么丁点胜算都没有的小可怜。
但是同样的事情,在某些谋士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少人认为之前曹操没有对他们大胜特胜,那不是因为自身的绝对强大,而是因为曹操主要对准的压根不是他们。
但人家只是分一分心,都需要他们拼尽全力来对付,这差距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现在人家直接冲着我们来了,早点投降还能当个刘璋,硬抗到底,全家学习袁绍。
非常离谱的一点在于,孙权发现,有些人他们是真的有着一颗为他好的心在说这种劝降的丧气话。
什么明公你还年轻,大好未来在等着你呢,可千万不能带着一家子人较这个真。
孙权尝试解,孙权不能解!
你们也知道我还年轻啊,这要是选择了投降,我真的还能有什么大好未来可言吗?
如果为了最后的胜利,他其实不介意在过程中来点示敌以弱的手段,但是打着我们绝对胜利不了的念头直接投降,抱歉,我觉得我爹跟我哥哥会从地底下爬出来打死我的。
孙权对于这种“好心”敬谢不敏,但好歹还能勉强捏着鼻子认了他手底下就是有这种类型的“好心人”。
至于那些半点好心没有,纯粹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踩着他向上爬的人,抱歉了,我便是死在曹操手底下,也一定先把你们给送下去。
排斥投降派是一回事,清楚自己没有太大胜算也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
经过前几次交手,不说大家将对方都摸得门清,但也绝对不存在什么两眼一抹黑的情报空白。
尤其是两次孙权这边都没有让曹操顺利吃到好果子,该有的重视那是绝对不会缺少半分的。
强大本身就已经很令人无奈了,再去除掉骄傲与俯视,难缠程度再上一个台阶。
孙权一方如临大敌,而非常凑巧的是,曹操一方也有部分人如临大敌。
别误会,倒不是对孙权一方如临大敌,也不是对于对方不重视,而是有些敌人比对方更加强大,比如说他们司空隐隐冒头的傲慢。
孙权那边觉得曹操这边去掉了傲慢与俯视,真真正正的难对付极了。
但是跟曹操挨得近的人都发现了,他们家明公那一直以来跟自身成就完全不相符的谨慎,近日里有消失的痕迹。
倒不是说不能骄傲,真的一点骄傲都没有的话,这未免太不符合人性了,但是明公你就非要在这个时候骄傲吗,咱们等到胜利之后,那不是想怎么骄傲就怎么骄傲,干嘛非要在这个时候让本来可以一帆风顺的旅程平添波澜。
现在就很想念陆伯安了,之前对方天叭叭要戒骄戒躁的时候,不少人还不以为意,但这个时候眼看着曹操半点不觉得自己在骄傲,就让人非常想要将某个人形消除骄傲小喇叭给找过来念叨念叨。
话说回来,司空近些日子似乎都没有念叨过伯安诶,要知道对方还有一个儿子“压”在那里呢,再加上之后的战事,荆州也是重要的粮草运输渠道之一,甚至极有可能成为战场,曹操的沉默似乎就带上了某种不太好的征兆。
这俩人闹矛盾了?
没听说啊。
但是明公你就算真的跟陆伯安闹矛盾,也没有必要什么都矛盾,就比如戒骄戒躁这一点,虽然是陆离的日常输出认知,但这也不是对方的专属。
你便是已经不再喜欢他了,也没有必要跟这种真搞什么恨屋及乌,不少人在心中暗自嘀咕。
有的人看出来了,有的人压根没有看出来,还有的人属于看的非常清楚的。
与其他人相比,郭嘉就是看的更加清楚一点的那一类。
而在这个类别里面掰着指头数一数人数的话,真的一只手都用不上。
曹操的骄傲并不全然是心态问题,还有身体方面的问题。
郭嘉不是专业学医的,但是也看得出来曹操有些火气旺盛,可以将其称之为上火了。
身体上的不适,很多时候就容易带动情绪上的变化。但这份不适又没有到达一个特别严重的地步,随之而来的变化便也有点潜移默化的感觉了。
这种变化,往往是最难解决的。
你首先得处好身体上的不适吧,然而之前因为医工刺杀闹得那一出,让曹操短时间内都不想要见到医工这种存在了,尤其是在身体情况不严重的前提下,对方八成是觉得这点小情况让他自己好就行了。
然而这种“觉得”,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身体原因影响心情况,再加上曹操本就被压着要谨慎压久了,又对陆离有那么点小意见,种种情况掺杂在一起,傲慢就这么恰好的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
仔细扒一扒,好像全都是巧合。
可偏偏这么多的巧合这般巧合的撞在了一起,造就了一个对他们这一方非常不利的结果。
郭嘉忍不住想到自己最开始见到陆离时,那种种容易造就自己不喜欢对方的“巧合”。
天命,这难道就是天命?
郭嘉不信天命,他信事在人为,这与其说是天命要让曹操输,怎么不说是改朝换代之前给予的考验呢。
他信曹操不会输,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磕绊,这正是需要他们这些谋士存在的原因。
早就说了,与上位者交谈是一个技术活,从某些同僚的谈话结果来看,己方阵营中不曾掌握这门技术的似乎也不在少数。
又或者说,他们以前压根没有经历这种劝谏需求,所有的傲慢都在出现之前被陆离给察觉阻挠了,让其他人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更不用说积累经验了。
如今需要用到技能了,结果发现技能的熟练度还停留在最初,这不就尴尬了吗。
技能等级最高的陆某如今并不在这里,但郭嘉估算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技能等级怎么也能保二争一吧。
之前都是陆离在那里压制,郭嘉找机会疏导,现在换成他来压制了,考虑到曹操如今的情况,似乎不应该提及陆离,可郭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被曹操问在想什么的时候,郭嘉开口道:“往日行军前,伯安总多有挂怀,近日寂静,倒令人略感不适。”
真要说的话,近日可称不上是寂静,少了一个能说会道的陆伯安,多了一群说话没有那么好听的劝谏者。
曹操没有给郭嘉的这番话挑毛病的想法,曹操只是问:“奉孝可是也如那些人一般,认为我如今志得意满,骄兵易败?”
只听到曹操这句话的后八个字,郭嘉就能迅速明白为什么曹操看起来火气越发旺盛了。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要问问某些同僚,到底谁教的你们这般进行劝谏的?
有着这样的情况打底,再继续提陆离就是在拱火了,郭嘉立刻划掉原本的腹稿,开口回答道:“明公何出此言,嘉自是信明公此去可一如既往,胜利在望。”
曹操眉宇间隐藏的不耐与对抗稍显消退,本来在面对郭嘉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不多,现在一退那就更少了。
心情舒畅了,自己的问题一解决,就有心情关注别的问题了,比如说郭嘉此刻的欲言又止。
曹操:“奉孝有话何妨直言。”
郭嘉:“不怕明公笑话,都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眼看天下即将一统,嘉心中不免惶惶。”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