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看着这个结果,都会让人忍不住想,陆离一直保持着孑然一身的状态,不会就是为了这个吧。
但这个想法其实没有多大的市场,宗族观念、后继有人在这个时代是深入人心的,君不见官宦都要扒拉出自己的血缘亲人来提拔照顾。
荀彧将一份比起跟陆离对接时要更加详细一些的文书派人送往曹昂处,陆离没有家族,没有妻儿,他却是有的。
有关曹操会不会上进,是要当伊、霍,还是王莽,荀彧看着自己腰间挂着的印绶,不由陷入沉思。
明公到底是如何想的,为何不来与我说呢?
第251章 大输特输
刘备、刘璋、曹操、张鲁几方围绕着汉中互不相让,扬州孙权往江夏而来,凉州马腾因为曹操这边的动作那是止不住的警惕观望,毕竟凉州距离汉中真的没有特别远。
其中还夹杂着些许我有意投靠你,我们之间带着挂连关系、我们曾经为盟友等特殊关联,一会儿大家互相合作,一会儿又各有心计,其中的心眼密集程度能够让人密集恐惧症发作。
陆离只是看着几封简单介绍情况的军报,都感觉大脑的相关硬件设施在疯狂发热。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存在,陆离并不是能够完美适配各种情况与阵营的那种人,他更适合背靠大势力在其中出力发展。
反过来,你让他跟着谁完全没有基础的从零开始,他真的未必能够办到。
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当初他才想过在曹操之前,要不要选择袁绍先过渡一下。只是后面基于种种原因,这个想法只停留在了想法阶段,完全没有任何落实的可能。
现在看着大乱斗中强弱之间纠缠在一起,久久难分胜负,陆离忍不住想自己如果身处其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最后确定最大的作用还是在这里搞后勤吧。
玩心眼那种事情,还是交给公达、奉孝他们好了,他们很擅长的。
同样擅长的还有贾文和,凉州那边如今就是对方负责沟通的。
个人的力量有的时候那般渺小,可有的时候个人的智慧却又能够那般强大,眼看着历史改变进程再次来到99%,与之一同到来的,是曹操得到汉中的消息。
曹操、得到、汉中。
陆离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微不可察的真心笑容,赢的时候不笑,要等到什么时候笑呢。
从强弱对比上来看,最强大的人最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应该是不需要产生任何质疑的事情,相反,要是让最弱小的先一步得到,这才是值得研究的奇迹胜利呢。
但就算是所应当的胜利,发生在这种混乱的时候,也让人非常有想要清其中的前后过程的欲望。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追根究底的时候,陆离将自己的好奇心按捺下去,开始书写回复曹操那边荆州粮草情况的文书。
去年刚支撑了曹操打荆州的战争,如今又是春耕时期,荆州这边的粮草情况并没有多么乐观,至少绝对不足以无限制的支撑曹操继续战争的情况。
当然了,这是在努力保证地方运转与生产的情况下。
要是不管百姓死活强行征粮草,甚至直接用百姓当粮草,那情况肯定不一样。
但是别管是陆离还是曹操,至少如今的曹操,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那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粮草,却也相当于将他们基本盘上的一切都否定了。
所以说战机到底为什么要出现在春耕时期呢,农人干活需要消耗粮食,牲畜使用需要消耗草料,这是不能过度克扣的,不然是会影响收成。
一年的收成影响了,下一年难道就没有战争能够让人平稳发展恢复了吗,一年影响一年,很容易就会演变成某种恶性循环。
中间要是再遇到什么天灾,好嘛,简直瞬间进入地狱模式。
不存在任何虚报,陆离实打实的将荆州粮草情况汇总写好让人给曹操送过去。
当然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他们彼此才懂得的暗语,没有完全数据化那么直白明了,毕竟也得考虑这种送信路上会不会被人拦截的可能。
刚刚得到汉中的曹操收到陆离的来信,对于其中的情况倒也没有特别意外,身为最上面的人,就算底下的情况不能知晓的详细到毫厘,但大体如何还是心中有数的。
有些人会为了让他另眼相看虚报情况,往好处报,使劲往好处报,然后等到真的要用到的时候,再因为马上要被拆穿,以一个慌里慌张试图补救的狼狈模样完成自我拆穿。
当然了,还有那种瞒的特别好的,补救也补救的很从容,将所有可能让自己露馅的人都扼杀在摇篮里面的人。
曹操未必能够全都找出来,但他清楚绝对存在这种人。
就算他强调要爱惜百姓,会有上行下效不假,却也绝对会存在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人。
百姓遇难了,当地官员积极处,事后再掉上几滴泪,看起来太爱民了对不对,绝绝对对的好官行径,可追根究底的向上仔细查一查,造成百姓遇难的根源可能就跟那位官员脱不开关系。
可是没有人会去查这个,最后对方好处得到了,名声拥有了,人血馒头吃了个满嘴流油,百姓冤屈无处可诉,这种情况曹操是真切见识过的,不止一次的见识过。
大汉好像没有经历什么轰轰烈烈的暴虐昏君,在之前还保持着一个看起来强大无匹的模样,然后便突然走到了一个即将败亡的境地之中。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董卓、是袁绍、是天子的无能,还是他曹操的种种……
可实际剥开那层早已称不上光鲜亮丽的外衣,王朝内部的腐烂已经开始散发出难以遮挡的臭味,脓水肆意横流在田地间,在每个百姓的头顶上。
所以当陆离说出因为百姓的原因,没有办法那么坚定的选择先帝时,曹操其实真的很能解。
陆离是个言行合一的人,他当初说为了百姓,一直以来也真的是在为百姓做事,就比如说这种粮草上的事情,他从来不会为了讨好曹操、增加自己的功劳,去选择压榨百姓得到更多的粮草。
他选择的从来不是最低程度保证春耕可以进行,而是一种至少要保证春耕顺利进行的度。
说实话,曹操有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实在不行先压一压,一切结束后不管是免税还是如何,总能慢慢恢复过来的。
事实上陆离也有过这种想法,在他激进的恨不得能够将一切阻碍迅速推平,助力曹操赶紧解决所有敌人的时候。
但是很神奇的,他们两个好像从来没有同时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刻,所以一个总能被另一个劝住。
这种巧合,让曹操有的时候都会怀疑,陆离真的有产生过这种想法吗,还是通过产生这种想法度自己进行反向劝谏呢?
有还是没有,这种事情重要也不重要。
如今的结果是好的,就已经足够了。
非要深究缘由的话,有几个人能够经得住深究呢,你选择我是因为我是你的心之所向,还是因为我能带给你最大的利益?
如果是前者,你会为了我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吗,你会为了我背弃你的家族吗?
用陆离的话来说,有些事情看的深了,就是在考验人性,而人性最是经不起考验。
曹操以前不会深究这些,可是现在或许是心态变了,有的时候就忍不住深入地想,想有哪些人会支持自己,想有哪些人会反对自己,想自己最后会不会举世皆敌,想自己死后会有怎样的风评……
臣与君之间,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字之别,实际上隔着太多太多的东西。
尤其是由臣到君,跨越过程中需要得到的助力远非简简单单的野心。
汉中、汉王、大汉……
曹操能够得到汉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他是几方势力中最强大的一方,张鲁已知大势难违,选择刚刚发迹不久的刘备,选择与他有着血海深仇的刘璋,还是选择如今最为强大的曹操,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题目。
只需要几场胜仗,只需要一位说客,只需要对方内部一定程度上的里应外合,汉中就这般到手了。
眼看着曹操摘得了胜利果实,刘璋那边本来有点变化的心思,倒是再度回归了最初,而刘备呢……
上一篇:你这个直男,保直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