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承手一顿, 抬头应声道:“青蟹?”
乔学子没成想府学名气甚大又寡冷少言的魏案首能与他搭腔,遂受宠若惊道:“对,正是青蟹, 是今儿早从邺城传来得稀罕玩意儿,如今正值盛夏,蟹肉细腻鲜美,我家中囤留两筐,想请着二位去家中饮酒共赏。”
魏承点点头:“那倒是不巧, 舍弟有事,我急着回去见他。”
他又有些好奇:“虽说邺城到幽州走得是水路, 可怎么说也得走上小半个月, 这青蟹如何存活?”
乔学子一噎,挠挠头:“这我倒是不知,这些活计都是家中管事操办,我只知道那两筐青蟹活蹦乱跳,瞧着就很是新鲜。”
“静幽山有一处通往邺城盼水的山谷河滩, 若是子时打捞海物,船夫破晓便能到幽州。”
宋学子见他们都看过来,边整理书册边道:“静幽山瘴气深,此河滩又常有毒蛇出没,河道波折,洞口狭隘,往返只有一人可贴壁通过,寻常人家就算知晓这处地方也没办法平安过来,不过秋季涨水,山洪泄入,此处便会被沙泥覆盖,一年到头也就是这两个月才能通人。”
乔学子问出魏承心中所想:“宋学子如何得知的这般清楚?”
宋学子笑道:“我便是邺城盼水人。”
宋学子是邺城人?那个一艘海船养了满城人的邺城?
魏承心念一动,不过面上不显。
“原来宋学子是邺城人!”
乔学子摇头笑道:“我这还邀你去家中吃蟹,想来宋学子应当都吃够了这些玩意儿。”
“幼时常吃,后来到幽州求学,便也少吃了。”
宋学子也笑道:“今日我爹娘哥嫂来幽州看我,不如改日再与乔学子吃宴。”
乔学子连忙摆手:“这事怪我,没提前下帖子相邀,二位有事尽管去忙。”
魏承忽然道:“不知乔学子家中与这蟹贩如何联络?明日他可还再来?”
乔学子神色一动:“魏学子也喜好吃蟹?”
“是舍弟的喜好。”
乔学子道:“那我便匀魏学子一筐,一筐八十来只,左右我们一家也是吃不了的!”
魏承难得没推拒,只因着往年这个时节他早下河给罐罐捉河蟹解馋,今年夏日都快走到尾巴,他弟弟可是连蟹壳影子都还未见到。
他笑道:“那也成,不过我不白拿,一筐蟹要多少银子,我定要如数给你。”
魏承带着云天回到魏庄,只见魏春云风等人急色匆匆,端着一盆盆血水往外倒。
他眉头一凛,手中的书箱都要拎不稳:“罐罐出了什么事?”
“大东家回来了!”
云风累得直喘气:“这不是小东家的血,是小东家带回来的木匠的血!”
他顺势将事情来龙去脉与魏承讲过。
魏承脸色稍霁,道:“木匠双手可还有救?”
“有救!”
云风道:“小东家说了就是耗尽千金也定要救回来木匠的手!”
“哥哥回来了?”
魏渝从义镇跑回来闹了一身黏汗,回来又去木匠的屋子与郎中交谈许久,身上又染了血腥气,这不他才沐浴一番,又换了整洁干净的衣裳,如今正是一身清爽。
“哎?桶里是什么?怎么沙沙作响?”
罐罐往云天手中的木桶里一看,就见着两掌大的螃蟹被捆牢,细碎的霜沙水没过毛绒蟹嘴,他乌润眼珠亮得漂亮:“好大的蟹!哪里来的?”
魏承见着他满眼欢喜,遂笑道:“从藏书馆的乔学子那儿匀来的。”
罐罐打小就是好奇小娃,忙将这蟹的来历问得清清楚楚,在听到静幽山竟然有条能通邺城盼水的危险河滩时明显有些兴奋,可又怕被哥哥发现,只好摸摸鼻子,转移话题:“这蟹咱怎么吃?”
自己养大的小娃,哪里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魏承也不戳破他,只笑道:“你想怎么吃?”
罐罐舔舔唇:“做一道辣子炒蟹,多放辣子和糖霜;再做一道葱姜青蟹,要煎得焦脆香口,要一咬脆出响;最后再来一道清蒸蟹,原汁原味,想想就鲜美非常呀!”
魏承提醒:“还有你在家中常爱吃的蟹肉小饺。”
魏渝也想这一口,半大小子就爱吃带肉的玩意儿,他挠挠小脸,嘿嘿笑:“蟹肉小饺一寸一个,蒸好之后还要油炸,且麻烦人呢。”
魏承摸摸他的头,轻笑道:“不麻烦,你忙着,哥哥给你做。”
魏渝一听,上去就抱了下兄长的腰,大笑道:“哥哥真好!罐罐最喜欢哥哥!”
说着就又跑去看木匠的伤势。
魏承在原地站了会儿,又摇头笑笑,提着蟹桶去了小厨房。
因着螃蟹多,翠婶几个也来帮忙生火备料。
翠婶见着魏承换了衣裳,蹲在地上要做刷蟹的活计,忙走过去道:“东家,您是读书人,怎能做这种活计,快让我们来做。”
魏承淡笑道:“无妨,这都是我自小做惯了的活。”
翠婶见说不动便也跟着一起忙,道:“这天下少见大东家和小东家这样的兄弟手足,若是我……”
她喉咙一哽:“若是我兄长当年能帮我一把,我夫君儿女也不至于活活饿死。”
魏承劝慰道:“人生如马驰过缝隙,你多食五谷肉糜,多做自在事,也算作替亡人圆梦一场。”
翠婶似梦中惊醒,用袖子擦泪:“多谢大东家宽慰,我晓得了。”
一顿青蟹宴耗尽半个时辰,魏家兄弟向来大方,又让云风云天往前院也端去几盘好蟹,留作他们和魏东等伙计的吃食。
豆苗原本想着今日在新铺子住,可仆从来报说魏庄办蟹宴,魏家两位东家唤他赶紧回去吃蟹。
辣子糖炒蟹鲜爽火辣,离着老远就能闻到炒熟的辣子香气;那上尖的葱姜炒蟹,翠绿葱白裹着浓稠的蟹汁,热油烹炒的蟹壳酥脆金黄;罐罐吃清蒸蟹时总是会先吃肥嫩如白玉的蟹腿,待鲜美腿肉下肚,哥哥便将拆好的满膏满黄送到他嘴边,许是怕他吃腻,在他吃了一几口后又淋上几滴爽口鲜醋,这滋味更是妙极。
蟹肉小饺便是一咬一口蟹油汤,豆苗险些烫到舌头,一边呼气一边笑道:“承哥的厨艺越来越好了。”
魏承见状给他满上酒水:“这些日子你忙着铺子修整,实在是辛苦,要多吃些。”
豆苗咽下去之后道:“这些蟹得花多少银子啊!”
“二十两。”
豆苗惊诧:“二十两?”
罐罐把小脏脸朝向哥哥,下一秒在冰块里镇着的湿凉帕子就落在他脸上,他边任由哥哥擦拭边道:“能从邺城运来这些新鲜海货,想来是有些本事的,二十两一筐倒也不贵。”
豆苗点头认可:“是这么个理儿。”
他忽然一惊,若是在茂溪村二十两银子能活一辈子,可来到幽州城便也只是一顿青蟹宴。
太阳下山,众人也酒足饭饱回去沐浴安歇。
翠婶是个体贴的,知晓螃蟹性寒,还给众人熬了一锅红姜水来祛寒暖胃。
魏渝喝尽一碗红姜水,摸摸自个儿圆滚小肚,苦着脸道:“哥哥,我真的只能喝下一碗了。”
魏承无奈笑道:“让你馋嘴。”
他想了想也坐在床边,搓热掌心才去轻轻按揉罐罐的腹部,过了会儿才问道:“可有舒服些?”
“舒服多了。”
魏渝脑瓜轻轻靠在兄长肩膀上,闭眼慢吞吞道:“哥哥我今天很高兴呢。”
魏承垂眸道:“因为那个木匠?”
“倒也不是,应该说救回木匠就离着造船又进一步,眼下只攒银子就够了。”
魏渝打个哈欠,揉揉眼睛:“哥哥可愿替罐罐好生结交那位家在邺城盼水的宋学子?”
“你不说哥哥也会替你结交他。”
罐罐含糊一笑,蹭蹭兄长肩膀:“哥哥真好。”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