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纸研磨一气呵成,落笔第一句便是:“抬头问月月不言,风吹海水秋无边。”2*
……
脸色绷紧,思沉片刻,郑重落笔,凝练字句写下颈联,又想起罐罐今日所问,胸中乍然明悟,又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下一句顺其自然接上“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3*
……
魏承紧锁眉头觉得还有些需要增改,只听屋外传来墨珠儿和杏儿的“吵闹”声,想到那一桌子没吃完的瓜果糕点,他赶紧放下笔墨出去收拾,那月团甜桃罐罐还没吃够,若是叫两个小家伙偷偷吃光,这娃起来怕不是要生闷气呢。
夜晚的秋风缓缓吹来,粗糙桌子上的薄纸微微鼓动,一股浓郁的笔墨香气渐渐飘散了。
许是作诗的主人都不知,这首随性而作的七言问月会给他的科考之路带来些什么变化。
.
这两日给小鸡群的草粮中掺和着苞米谷和小鱼小虾,小鸡们也肉眼可见的壮实不少,比先前那一批小鸡长得快极了。
魏承见有几只小公鸡想“拔尖”便跳进鸡圈将三只小公鸡抓了出去,剩下两只暂养在圈里留着“踩蛋”。
那卖秋雏的摊贩也是真有心眼,给他自个儿留下的鸡苗大都是母鸡,这剩下的五只公鸡算是“漏网之鱼”,许是因着当时鸡苗太小分辨不清或者有所错漏,不然这人能把许多小公鸡忽悠旁人买回去,母鸡偷偷留着自个儿养。
还真是应了那句“无奸不商”,村人大都喜欢母鸡,母鸡又能下蛋又能吃肉,就算老了还能煲汤养身子,公鸡可是没有母鸡好处多。
小鸡苗好吃好喝茁壮成长,剩下的六七只老母鸡最近下的蛋也很是喜人。
草粮鱼虾混着一日一增的红番椒,母鸡下得蛋的蛋黄颜色也越来越深,先是从与旁的鸡蛋没什么不同的浅黄,再是颜色略深的深黄,慢慢又变成秋收柿子的橘黄,这两日蛋黄颜色越来越重,颇有些深红意味。
将雪白蛋青扒开,里头红黄红黄的蛋黄漂亮极了,只看着就让人十分有食欲,而且吃起来也与旁的鸡蛋有所差别,滋味醇厚,口感紧实,不像旁的蛋总有股淡淡的土腥味。
眼下鸡蛋下的不多,一日也就四五个,魏承也没攒着卖钱,这蛋全都进了他们一家四口的肚子里。
昨儿“守月”太晚,魏承就让罐罐懒了会儿,待他练完石锁读完书,便去屋头瞧罐罐,只见那胖娃娃正吭哧吭哧穿衣裳呢。
“今儿怎么不多懒一会儿?”
魏承笑道。
“今儿和豆苗哥约好上山打柿子。”
罐罐头发毛炸炸,小脸也是刚睡醒的迷迷糊糊:“不能让豆苗哥堵被窝噢。”
“娃不大,倒是要脸儿。”
魏承帮着他好好穿上外衫:“早食已经做好了,吃完咱们就去找豆苗。”
罐罐高兴道:“好!”
兄弟俩快速吃完饭就背着筐,带着打柿子的长杆往豆苗家走,没一会儿就看到不少婆娘行色匆匆走在了他们前头。
魏承皱了皱眉,问过一个婆子,就听她道:“豆苗娘今儿就要生了!我们正赶着去帮忙呢!”
“华婶子要生了?”
魏承有些惊讶,合情合理他和罐罐都该去马家瞧上一眼。
魏承牵着罐罐来到马家,就见着马家里里外外围了不少婆娘夫郎,豆苗和红着眼眶的兰婶子也跟着忙里忙外。
“承小子,今儿没去私塾?”
里正娘子又摸一把罐罐小脸:“罐罐小脸又圆了,昨儿月团吃了几块?”
“吃了两块!”
罐罐抱着小手笑:“婶婶做的好好吃呢,罐罐都不舍得吃光!”
“你这小嘴是真甜。”
里正娘子稀罕会儿罐罐,又对魏承道:“按理说豆苗娘还没到日子,昨晚豆苗姨母那面的两个孩子大过节的过来闹,说了许多不能入耳的话,你那兰婶子就想不在马家待了,你说她一个和离的女子没了娘家,只有这么一个妹子,不在这儿落脚还能去哪?见着姐姐要走,豆苗娘就扯着不让,那对小畜生还在说着脏话,骂骂咧咧的推了豆苗娘,这一下就把豆苗娘气的动了胎气。”
“那俩小畜生也没落好,被马屠户打了个鼻青脸肿跑回家了。”
想来这不入耳的脏话是牵连到马屠户身上了。
魏承点了点头,关心道:“华婶子应当没什么事?用不用我们去镇上请郎中。”
“好在你华婶子身体好,肚子里那俩孩子也争气,稳婆和莫夫郎都在跟前,都说没什么大事,只是拖着时间长,这生不下来也是遭罪……”
旁边人吆喝一声,里正娘子撸撸袖子:“我还闲着,我来帮忙!”
俩人毕竟是个小子,只在门外观望一会儿,正要走时就见着豆苗看到了他们。
豆苗脸色不太好,想来是忧心娘亲和弟弟妹妹,他揉揉罐罐脑瓜:“对不住罐罐,应了你们去打柿子,今儿是不成了。”
“对不住什么?你家里有这样的喜事,你不帮着忙活还出去打柿子,那可真是讨打。”
魏承说着喜庆话。
屋头传来阵阵女子忍痛喊声,豆苗眼眶红了几分:“哎,我,我娘太不容易了,我以后肯定好好孝敬我娘……”
“豆苗哥。”
罐罐仰着雪白小脸:“不要哭噢,婶婶和小宝宝会没事的呀。”
他话音刚落,只听屋里传来一声婴孩的嚎啕哭声,里面传来一阵阵欢喜的吆喝。
“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
“哟,哥儿也生下来了!”
豆苗高兴的腿都软了,也顾不上招待魏承和罐罐,急忙往院子里跑。
魏承心下一松,轻轻牵起罐罐温热的小手往外走,低声笑道:“咱们罐罐真是个小神仙。”
罐罐不知道哥哥为什么忽然夸他是小神仙,他小脸抬着,欢喜道:“那哥哥带小神仙去打柿子吧?”
又晃了晃手里的杆子,超凶:“茂溪山的大甜柿子都要进到罐罐肚肚里!”
“真是个小馋罐罐。”
.
豆苗娘一胎生下汉子和哥儿的事传遍了全村,毕竟村里除了大东小东,生双胎的农家人实在是少。
连着外村人都来送礼,说是沾沾喜气。
魏承包了六十六文红绸子,想了想没送自家新产的红蛋黄鸡蛋,跑去邻村村户那儿买了筐鸡蛋,一道给马家送了去。
喜当哥哥的豆苗也没成熟多少,趁着旁人不注意,偷偷给罐罐塞了许多酥甜又很贵的喜饼。
本来魏承每日都控制罐罐吃甜糕,这下可好了,好甜食的娃娃仗着是喜饼,一天不吃米粮就喜饼配菜。
魏承拦着,那罐罐就掐着腰,奶声奶气道:“难道小神仙就不能沾沾喜气吗?”
魏承失笑,只得任由他吃完,左右都是好东西做成的甜饼,爱吃就吃吧,大不了过两日再给小娃喂几颗苦药丸。
祭月节三日后,魏承先将罐罐送到震金镖局,他则不远不近的跟着甘九身后走。
今日镇上人不少,一个个手里筐里都提着鸡笼。
魏承察觉到什么,扯过一个路人问道:“今儿是什么好日子,怎么这老些人买鸡?”
那婆婆喜笑道:“哟,前头是幽州城来的鸡贩子,正便宜卖着母鸡公鸡呢。”
又像捡着便宜似的晃晃鸡笼:“我这大公鸡才三十文一只!”
忽然就见着一队官差跑过去,像是在阻拦村人买鸡,而婆婆口中的幽州城摊贩见着官差竟撒丫子仓皇逃窜起来。
魏承攥紧双拳,这些缺德摊贩竟然将瘟鸡从幽州城带出来卖!
第73章
眼见着官差将逃窜的摊贩按到在地, 那些贪图小便宜的婆子娘子提着手里的鸡笼就想溜走,不成想一个个都被官差拦截呵斥:“想走可以,都将鸡笼放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