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写作写作。
各种写作教科书也好,各种文学批评也好,无外乎研究三件事:
第一,写什么。
第二,怎么写。
第三,为什么这么写。
作者只能呈现自己“写了什么”,却不会把“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告诉大家。
就算他在文章末尾的后记里面,记录了自己当初创作这个作品的心得体会,那也是在作品完成之后了。
作品,和创作思路,依然是分开的。
但现在,依靠总决赛独有的“深度思考”模式,沈昭陵,罕见地将“作品”和“创作思路”合成在一起,去完成他自己的作品!
他的作品既是结果!也是过程!
他模仿了AI的演算法,把自己大脑里的思考过程,完全展现给了读者看!就像现在!
*
长脖子:“……”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她逐渐眯起了眼睛,看了看沈昭陵脑子里那段“动态又静态”的东西,完全也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至少,她自己写小说的时候,她从来都不会想这些东西。
她编个剧情都费劲,更没有心情去考虑如何呈现那段剧情。
可第五个故事到来的时候,画面当然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刚才的定格动画消失不见了,而是变成了新的东西。
一个背影,准确来说,是一个女孩的背影始终出现在画面的中央。
那就是赵如冰。
沈昭陵没有给她一个正脸镜头,而是始终对准她的后脑和后背,让她在路上一直走。
她从娘家走到婆家,从婆家走到法庭,从法庭走到监狱,从监狱又走到了更宽阔的天地。
她始终没有停下过脚步,而在她走的路上,各个不同的人和景物出现在她的两侧,向她打着招呼,又不断地错过她,彷佛都只是她生命里微不足道的过客罢了!
这段和刚才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也是完全吸引了在座之人的目光。
“如姐!是如姐吧?”
“如姐回回头!看我!”
“卧槽,这段镜头,真的很神……谁懂……”
“这在现实里是根本拍不出来的,你中间肯定要偷着剪辑,但如果靠想像的话……”
——长镜头。
长脖子想到了沈昭陵程序里的这个字眼。想必这就是长镜头了。
她以前听过这个词,但又不是很确定地知道它真正的含义。
可是这段镜头的实在是太好了……
沈昭陵在这长镜头,加了个小鼓的声音当伴奏,伴随着赵如冰的脚步声咚咚的敲。
赵如冰每走一步,就敲一声鼓。
“咚!咚咚!咚!咚咚!”
镜头也跟着赵如冰的脚步,左右摇摆,上窜下跳,却完全没有剪辑痕迹。
赵如冰被扇巴掌,被关进监狱,被架上大街当众批评,或者奋起反抗,都始终在维持“走”的动作,而没有一下停顿,看得人鸡皮疙瘩浑身飞起。
让长脖子激动得血气上涌,根本就忍不住想找个人去讨论一下。
她知道,这里肯定有个人明白这个,那就是坐在她左边的那个男人——
淮映勿。
“这是长镜头吧。”长脖子忍不住问,还想多听一会那个鼓声。就怕因为聊天,而错过了重要的镜头。
她知道跟小银说,小银肯定两眼一抹黑,什么都说不出来,所以即便淮映勿现在看起来如此难受,她也只能找上淮映勿。
“嗯,对。”淮映勿被她突然一点名气,转过头来,脸色看起来比刚才好了些,可是脸颊还是红的,带着点没有褪去的灼热。
汗渍未消,烧得他的眼尾都是艳丽红色,形如鬼魅。
“怎么了。”淮映勿又问。
长脖子右眼尾夹成一个小扇子:“多长才算长啊?一分钟,算长镜头吗?”
“这就跟人的高矮一样,没有固定说法。说什么一定就算高,什么一定就算矮。长短也是一样,都是相比较而言的。不过一般……”淮映勿眼波流转,似在回忆,“一般十秒钟以上就算长镜头了。”
“哦——”长脖子不知怎么有点失望,觉得这也不算很长,才十秒钟。
淮映勿却像看出了她的失望一样,补充道:“但有的长镜头能达到几十分钟。最极端的那种,一整个电影都是长镜头。全片只有一个镜头,一镜到底地拍下来。有好几个小时。”
长脖子:“……”
那这还是挺长的。
“这个是不是很难拍!”长镜头实在非常好奇。
因为她发现那种几十分钟的长镜头很少见,既然少见,那肯定就是难拍。要不然大家怎么不拍?
“嗯,那当然。长镜头中间是没有剪辑痕迹的,你得让摄像头从开机到关机一直都维持着拍摄状态。中间错一点就得重来,当然很难拍。”
“那这——”长脖子看着显示屏上的长镜头有些错愕,“沈昭陵是……?”
“昭陵不是实拍出来的,他是在大脑里想像出来的。”淮映勿再次说明。
“那这样会不会容易一些?”
“嗯……要不你在脑海里想像一下?”淮映勿反问,眼尾上挑。
“……”长脖子闭上眼睛,想像了一下这个画面。
一个一直在走路的人的背影……
可以,能想像出来。
旁边的景色……
石头、树木……
嗯,好像有点看不清。很难控制……那东西到底长什么样子啊……
长脖子被迫睁开了眼睛。觉得那就像是坐着小汽车,往车窗外面看一样。
虽然车里面的东西和自己保持自己静止不动,很容易看清楚。
可是车窗外面的景色却在飞速地流逝,完全捕捉不到具体的样子。
算了,放弃了。根本就想不出来!
她又叹了口气,看了一下显示屏,可显示屏的清晰度却那么高,彷佛沈昭陵真的亲眼看见了一样!
看来还得是沈昭陵。
玫瑰爷的神力,真的不是凡人所能及。就算在如此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也能展现出极高的完成度。
第334章 可谁说相配,就一定会在一起的呢。
“那、那个什么又动又静的又是什么?”长脖子又问。
她想指着显示屏上刚才沈昭陵的程序说,却发现那些程序早就不见了。
“你知道,一般越到电影高潮处,节奏越会加快。镜头剪辑速度也会变快,每个镜头随之变短。
“沈昭陵选择最开始形式是ppt,现在是长镜头,接下来是快节奏剪辑的形式。大概是因为……”淮映勿思量道,“按照镜头的动感来说:PPT<长镜头<快节奏剪辑吧。”
“嗯……”
长脖子把视线重新转回到显示屏上,发现,确实感觉现在的画面比之前更丰富了一下,动感也更强了。
就好像她本人,也在跟着赵如冰一直走路一样。高歌前行,不止不休。
“我去?真的好神奇。”她干楞楞地说,从来没有想到过镜头会带给她这种感受。
让视野里的画面逐渐从慢变快,从简单变丰富了!
而这种感觉,竟然还是沈昭陵有意为之,并进行即时控制的!
看来创作本身,真的就是像魔法一样神奇的东西。需要有魔法师的力量。
“我觉得还不止如此。”淮映勿却说。
“嗯?”长脖子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了过去。
淮映勿目视前方,神色平静:“沈昭陵刚才说,赵如冰对于故事的的贡献,是找到了属于人类的主动性。对吧。”
长脖子想了一下,刚才故事里,说赵如冰发掘了主人公的生命力和主动性。
人类的主动性?
这样说似乎也没错。
“啊,对,”长脖子答应,她不知道淮映勿到底要说什么,“然后呢?”
淮映勿:“艺术界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观众在长镜头当中的参与性,比蒙太奇更多,主动性也更强。我觉得……沈昭陵可能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人》这一章里面,用长镜头来适配这个内容。”
上一篇:我靠写鬼故事爆红全星际 上
下一篇:被迷恋的平凡社畜(快穿)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