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池埋在他颈窝里,像只吸足了猫薄荷的大猫,慵懒地低笑道:“你不在才会这样。只要你一直在我身边,哪怕大眼瞪小眼什么都不做,我也觉得日子很充实。”
“那可不行。”连雨年抖抖手腕,沉璧立马知情识趣地游出去,飞向窗外的水潭,“我有很多事要做,哪儿能陪你大眼瞪小眼。”
沈青池歪了下头,露出一双笑眼:“什么事?说来我听听,看看有没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连雨年的手在他背上轻拍,语调柔和下来,仿佛在讲睡前故事:“我想先找一处合心意的地方把院子搭起来,左边挖一口水池种莲花养鱼,右边开辟田圃种菜。屋前要种一丛竹子和两棵枣树……别问为什么是枣树,问就是我喜欢。鸡鸭可以养在院子外,另外围一圈篱笆关起来。”
“牵牛花、爬山虎都种上,再搭一个葡萄架,夏天适合坐在那儿赏月听风乘凉。再养一只猫,狗也行,不图它们看家捉老鼠,天冷的时候能给我们暖暖手就行。”
“隐居归隐居,每年还是要抽几个月时间到各处游历,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你是太上皇,遇上人间的不平事就由你解决。我是巫族后裔,碰上害人的妖精邪怪就交给我,咱们也体验一番话本里行侠仗义的侠客人生。”
“巫族也会变老的,等我们一起老去,便不出门了,在家里遛狗逗猫,莳花弄草,闲时教几个弟子。待时间到了,我们再一起合眼,黄土一抔将我们一同掩去,这辈子就再无遗憾了……”
连雨年将未来百年的规划娓娓道来,明月清风一般美好恬静。
窗外又开始落雪,簌簌声里夹杂着炭火爆开的轻响,瑞冬里的一片暖意渐渐弥漫,沈青池只觉心中的躁动被缓缓抚平。
“还有三年。”他贴在连雨年耳旁轻声地说,呼吸蹭过连雨年耳廓,暖热柔和,“还有三年,我们便去当你设想的神仙眷侣。”
“好。”连雨年轻笑,“对了,你不是说要引我去见你的继承人?”
沈青池颔首:“上元节他会入宫参加宫宴,到时候就能见到了。”
“希望是个好孩子。”
“他会的。”
沈青池揽过连雨年的头,吻他侧颈。
第64章
上元节, 灯火连天,将人间映衬成倒悬的星河。
宫内有晚宴,有灯会, 还有烟火盛景, 论起热闹, 却仍然远不如民间。
帝京的大街小巷灯影煌煌, 人们挑着龙凤灯游遍京都, 然后将它们挂在最高的灯楼上。凡俗之辉第一次胜过天上明月,光辉笼罩下处处是欢声笑语,先贤们所憧憬的大同盛世也莫过于此。
沈青池是一国之君,上元夜宴的主角,实在脱不开身,只好满心遗憾地让连雨年独自去逛灯会。
出宫前两人还拉扯了一会儿, 等连雨年答应他子时前会回来陪他吃元宵、见他的继承人, 才得以在天黑前走出宫门。
这一去就是游鱼入水, 他差点玩疯了。
灯会上有灯神游街, 有各色小食, 有永远猜不完的灯谜, 还有才子佳人打擂台、互扔绣球拒亲的热闹看。
上元节一向是年轻未婚男女们交游往来的最佳时机,加上大盛风气开放,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同行游园的有情人,空气中满是甜腻腻的气味。
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天街桂楼,今年灯会最高的灯楼就伫立于此。宝塔状的灯楼上挂满了形状各异的灯笼, 若是有心上人, 可以通过猜灯谜、武力取灯等方式取灯相赠,有看上同一盏灯笼的也可互相抢夺,文争武斗各凭本事。
至于灯楼最顶上的灯王, 那却是不送不卖的,要留到明年继续竞选灯会的灯王,落败后才能出售给有缘人。
今年的灯王做成了重瓣牡丹,以玉楼春为形,晕染多种颜色,远看就像一朵七彩祥云,美得咄咄逼人。
连雨年不太喜欢这种做到极致的繁复华丽之美,却也忍不住赞叹做出灯王的匠人的手艺。
桂楼下人潮汹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大部分人是在看热闹,不过排队答题的也不少,更有几个自恃武艺高强的少年侠客在半空飞来飞去,抢夺同一盏花灯,而且有男有女,打得有来有回,叫好声不绝于耳。
连雨年揣着袖子仰头看了一会儿,终于从浩如繁星的灯笼中寻出最喜欢的一盏,纵身跃向空中,身形如飘然潇洒的鹤,不需借力便绕着灯笼转了半圈,伸手摘向挂在飞角上的花灯。
人群一片哗然,望着他清逸的身姿用力鼓掌。正当他的手即将触碰到灯笼的挂环时,身后忽然扫过一道劲风,有人横插一杠,想与他争夺。
那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衣着简朴素净,生着一双弯弯的笑眼,令人观之心喜。
“我家小妹性情挑剔,一场灯会看下来就喜欢这盏灯,先生,抱歉啦!”
“不用抱歉。”连雨年轻笑着敲开他的手,衣袖拂落灯盏,身影急转,轻巧越过他抓住了灯环,“我又不会让。”
少年讶异地瞪大双眼,一口气没来得及提,险些掉下地去,还是脚尖轻点一下先前挂着灯笼的飞角借力,才堪堪稳住身形。
连雨年却无需这些,衣袂飘转如乘风而起,仙人一般闪转腾飞,落地也轻盈。
少年追着他下来,隔着人群大声问道:“先生学的是何种轻功身法?怎的这般利落飘逸。”
“我没有学过轻功,只是会飞而已。”连雨年笑眯眯地向他举起灯笼,“承让。”
少年抓抓头发,正要再问,却见他转身入了人潮,不见踪影。
“啊……”他怔忪地喃喃道,“我该不会是遇到神仙了吧?……”
上元佳节繁灯如梦,萍水相逢亦是诗情画意。
今夜是个无眠夜,京中无宵禁,百姓们大概会一直闹到天亮。
但连雨年并不贪恋繁华,如他承诺的那样,子时前便回到安和殿,在偏殿水潭前找到了两道相坐对弈的身影。
院中寂静,花落有声。沈青池背对着连雨年,对面的人白衣轻裘,乌发雪肤,面貌不是十分俊朗,胜在温柔恬淡的气质。
听见脚步声,这名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抬眼望来,与连雨年四目相对。
连雨年手里提着形如圆月、色如美玉的琉璃灯,灯火轻暖,照着他的清姿玉貌,看怔了少经世事的少年。
“啪嗒”一声,他手里的棋子落错了位,将原本的大好局势拱手让人。
沈青池轻笑,也没回头:“是不是朕的丹先生回来了?”
少年赧然:“陛下,觉瑾失礼了。”
并未乘胜追击,沈青池摆摆手,把棋子扔回瓮里,起身走到连雨年身边,十分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灯笼。
“送我的?”
“嗯。”连雨年点头。
“圆月完满,我喜欢这个寓意。”沈青池一手提着灯,另一手牵着他回到桌前,冲对面的少年扬了扬下巴,“沈觉瑾,朕的太子……算了,这个称号不大吉利,还是用继位者吧。”
沈觉瑾好脾气地笑笑,向连雨年拱手:“丹先生。”
连雨年回礼:“殿下不必客气。殿下此前一直在京中?”
沈觉瑾微微颔首:“是啊,不过我乃旁支庶出,在他人眼中身份低微,想来也没什么人会跟先生提起我。”
连雨年莞尔,招呼他落座,又拽着沈青池坐下,让他们重开一局,自己旁观,气氛称不上多么亲近,但也是其乐融融,往后的朝堂局势,便在这一方小桌、三两笑谈间定了下来。
沈觉瑾虽是皇室宗亲,但与沈青池隔得远,不算血脉至亲,加上是庶出,从前日子过得颇为窘迫。
幸而他运气好,得沈青池慧眼识英才,有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一展宏图的舞台。不出意外的话,他年后就会进入朝廷,开始熟悉政务、交结群臣、培植亲信。
沈青池已经为他铺好道路,剩下的难关就只能由他自行攻克了。
……
下一篇:等你分手很久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