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多亏了方大哥及时赶到。救命之恩,实无以为报。他日若是方大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南倾定鼎力相助。”
方铭扬的马儿栓在树下迟早,谢放走过去,再一次向前者道谢。
他是让方铭扬将手中的马鞭交给下属,转过身,豪爽地道:“这话应当是我同你说的才对。我听我家的随从说了,若不是你,沛娴还有我的一众家仆,只怕生死难料。”
谢放:“方大哥此番是要进城?”
方铭扬:“不进城,我奉命驻守郊区。行军途中,碰上你的哨兵。听闻是谢家的送葬队伍遇上劫匪,我便多问了一句,可是北城谢家。莫说你于我同沛娴有再造之恩,便是你只是寻常商旅,我既吃军粮,又岂能见死不救。”
方铭扬在后世除却以“长胜”闻名,其“仁善”亦为人津津乐道。
只是从前谢放只是“听说”,此番亲历了一回,对方铭扬的品性方才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谢家在军中尚无人脉,盛书新一流,可谋事,却不可信任。
谢放望着方铭扬,眼底若有所思。
…
方铭扬尚有任务在身,于是拨了一个分队护送谢家的送葬队伍。
一直到谢载功入土为安,谢家的送葬队伍顺利回城,方铭扬的下属方才回去复命。
“少爷……”
陶管事听说了谢家送葬队伍路上遭遇劫匪一事,在府中心焦地等了一整日。
终于等到二爷回来,他疾步走上前,“少爷,可有受伤?”
谢放摇着头,表情沉重,“我没事,只是护卫队折了三个人……”
陶管事一愣,也不说话了。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我已经让魏天统计伤亡人数,后续家属的抚慰金以及受伤人员的津贴还请陶叔落实一下。”
谢放眼神微黯,这也是他唯一能够为他们做的了。
陶管事语气肃穆地道:“请少爷放心。”
…
谢家出殡队伍在出六盘口遭遇土匪一事,上了北城日报的头条,后又被各大报纸所转载。
阿笙早上没有收到报纸,他是在盯着酒楼伙计装修时,听见有伙计谈论这件事。
“阿笙你先别着急……这新闻嘛,往往夸大其词。爹爹去街上,给你买份报纸回来,啊。”
方庆遥就站在阿笙边上,帮着阿笙一块盯着装修呢,他也听见了工人的议论,知晓阿笙素来将二爷看得很重,生怕阿笙一个担心之下,便不管不顾地冲去马路去买报纸,赶紧出声先将人给安抚住。
方庆遥才出了门口,碰上了薛晟。
薛晟得知方掌柜是要去马路买报纸,为的还是谢家六盘口遭遇土匪一事,当即道:“巧了,我正好也要找阿笙说这件事。来,方叔,我们先进去。”
…
薛晟揽着方庆遥的肩,一同回酒楼。
阿笙看着同薛先生一起去而复返的爹爹,眼露疑惑。
薛晟走上前,解释道,“我刚才门口碰见的方掌柜。今日的报纸我一早就看了,我第一时间给北城那边拍了电报,南倾那边回复了我,他身体无碍。只是因着老爷子去世,有诸多杂事要处理。南倾还在报中提及,待处理了家中杂事,不日便会动身南下。”
阿笙屏住呼吸,有些难以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当,当真?
二爷没事……不但没事,不日便会动身南下?
第257章 倾家荡产
谢载功下葬的第三日,北城为东洋人所攻破。
全城戒严。
为了更好地统治北城,东洋人四处在北城内找有名望之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企图更好地巩固他们的统治,让北城人甘于成为亡国奴。
谢放自是不愿同东洋人为伍。
离开北城,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父亲谢载功的头七之日过去,谢放召集全家老小,商量南下之事。
几位姨太太面面相觑,最终由最为干练的四姨太代为开口道:“南倾啊,我同你几位母亲商量过了,我们就不同你一起南下了。”
谢放看了身旁的陶管事一眼,他记得,父亲的几位姨太太均是在南下的名单之中。
陶管事朝二爷点了点头,意思是少爷记得没错,几位姨太太确实都是给他递过名单,均是有意南下的。只是此番不知为何……改了主意。
谢放收回目光,他注视着四太太,“南倾能知道原因么?”
四姨太开口道:“我们先前之所以同意南迁,是因为知晓老爷子一直都有南迁之意,说白了,我们没去过繁市,对北城以外的地方也不向往。可既是老爷想去,我们身为他的妻子,自是也得跟着去。谁曾想……”
四姨太说着,红了眼眶,“谁曾想不过几日的光景,便天人永隔。如今,你父亲葬在城郊,我不想离他太远。且繁市路途遥远,气候,饮食什么的,只怕也未必会习惯。这人呐,上了年纪以后,适应能力就没有年轻时那般好了。”
其他几位姨太太纷纷附和道:“对,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是了,我们也不像折腾了,就留在北城吧。如此,便是清明扫墓,老爷子那儿也不至于太过凄清。”
“是这个道理。”
四姨太又缓缓开口道:“不过这主宅,你父亲是留了给你的,倘若你有什么顾忌,左右你父亲也给我们留了其他的宅子,我们可以搬去其它的地方。”
谢放:“四姨多虑了。房子总归是要有人住着,才有人气。南倾南下繁市之后,往后这宅子,恐怕还要有劳几位长辈多加照看了。”
闻言,其他人这才松一口气,倒不是担心没地方住。
只是现在时局这般乱,若是要她们带着孩子、丫鬟小厮搬出去住,少不得会受欺侮。
不若一起住在这宅子里,外人总归会忌惮谢家几分。
…
对于几位姨太太决定留在北城一事,谢放并没有太过意外。
他始终是男丁,多有不便。
再一个,几位姨太太也都有自己的孩子,她们自是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他,哪怕其中几个尚且年幼。
南下之事,宜早不宜晚。
谢放深知东洋军不久便会封城,是以决定赶在封城之前,动身南下。
在谢放动身南下之前,他将所有他在北城的私人产业,均委托康沛娴替他出手。
原来康沛娴自离开康家以后,便利用她自小耳读目染的辨别字画、古玩的本事,成为了一位买卖经纪。
她同方铭扬亦是在一桩买卖中结识。
谢放于康沛娴有过两次“救命”之恩,方铭扬亦救过谢放一回,夫妻两人的人品谢放自是信得过。
因着谢放委托的产业涉及金额有些大,康沛娴便让谢放得空去她那里一趟。
谢放去街上,买了一些营养品到康沛娴的住处。
方铭扬外出任务,不在家中。
康沛娴在管家的陪同下,接待了谢放。
两人在大厅坐下。
康沛娴如实相告,“如今这时局,可不好脱手,便是脱手,这价格也不会高。其实这东洋人兴许很快就会被赶跑,你手头若是尚且宽裕,大可等东洋人走了之后,等待高位再出手。”
谢放:“我日后没有再回北城的打算。”
康沛娴微讶。
她既是收了谢放的委托,自是不可能一点功课没做,她将手中的资料递过去,“我整理了几个买家的资料以及他们的要价,你自己看看,看可有合意的。若是有合意的,我找个机会去谈。谈拢之后,钱汇去你的账户。”
谢放接过康沛娴递过来的资料。
待瞧见上头“岳盛辉”的名字,谢放眼露冷意。
康沛娴就坐在谢放的旁边,她注意到他的视线,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这位岳经纪在这几位买家当中要价不算高,不过听闻他门路比较广,给钱也较为爽快。你若是等着用钱,我日后可以帮你留意、接洽一下。”
上一篇:病美人穿书嫁给龙傲天后
下一篇:那个渣攻不爱你[快穿]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