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低头看自己一手泥巴:“我还真给忘了。”
他们去河边洗干净手脚,然后才去专家们那边。
今天来的主要是原城大学水稻研究所的所长柏稳如院士,北城大学的水稻专家成逸筝教授,另外还有他们带来的学生。
他们提前联系过卿孟祝这边,卿孟祝知道他们会来,就是没想到他们会来得这么早。
卿孟祝跟明春晰走上前去,正想跟他们打招呼,却听他们正在聊水稻的内容。
柏稳如:“……我看他们这水稻的抗倒伏性不错,前段时间刚刮过台风,也没有见有倒伏的水稻。”
成逸筝:“可能是选种的问题,专门选了抗倒伏的品种。”
柏稳如:“去年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种的水稻有点像青优十九,今年再看,已经看不出什么特征了,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的品种?”
有学生在后面问道:“柏教授,您去过那么多个省的那么多个试验点,也看不出来吗?”
柏稳如:“看不出来,差得太大了,可能是他们的新品种。”
卿孟祝听到这里,在后面叫了一声:“柏院士,成教授。”
大家听到声音都转过头来。
柏稳如笑着说道:“我们正在聊你家的水稻,说水稻的抗倒伏性,你们有没有专门往这方面培养?”
卿孟祝摇头:“没有刻意培养过,不过我们家水稻的稻秆比较粗壮,抗倒伏的能力比较强。”
柏稳如:“你们家的水稻稻秆是相当粗,看起来非常结实。要是以前我们种的实验稻也有这么结实就好了,也不会因为台风而绝收。”
成逸筝拿着电子放大镜:“你们水稻的空秕率也低,看这个样子应该能控制在百分之零点六七吧?”
卿孟祝摇头:“现在还不知道,得等收了之后拿去实验室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成逸筝非常感兴趣地问:“现在你们已经有专业的水稻实验室了吗?”
顾本树连忙插话:“正在组建,两位这边要是有优秀人才,欢迎向我们这边推荐。”
成逸筝:“也就是说还没有。你们单纯搞种植看起来比我们搞研究还厉害一些。”
卿孟祝谦虚:“也没有,我们只是走不同的方向。”
成逸筝:“真别说,我刚刚仔细观察过,你们水稻的抗虫性,比我们专门定向优化过的水稻华夏三号还强一些。”
以往柏稳如和成逸筝就很欣赏他们的水稻,今天说话格外客气。
卿孟祝猜他们应该会有合作的想法。
在田里巡视了一会,卿孟祝请他们去农庄,边喝茶边聊。
柏稳如和成逸筝都将学生留下来帮忙割水稻,两人去农庄谈正事。
等在农庄的包厢坐下,柏稳如感慨:“我们国内的水稻种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年轻的时候跟着导师搞三系配套,从琼州到黑辽,一年从南跑到北,又从北跑到南,真是腿都要跑断了。”
卿孟祝给他倒茶:“您辛苦了。”
柏稳如:“能出成果就不辛苦,最怕的是跑来跑去,什么也没跑出来。”
卿孟祝:“现在回顾历史,很明显,您的辛苦没白费,我们现在都在您那代科研人的基础上奋发向上。”
柏稳如笑了笑:“别的不敢说,基础我们是打下了,现在就到你们对水稻的基因组展开研究了。”
卿孟祝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大概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
两人都希望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能加入到水稻研究当中,比如提供一些样本,参与实验等。
成逸筝给他们介绍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我们今年刚通过编辑AER19基因,使分蘖芽获得更多的生长素,增加水稻的产量。”
柏稳如:“我们这边也有个小组,今年通过野生稻的基因,对抗稻瘟病的基因做了定向优化。”
两人都说得很诚恳,带领的实验室经验出的成果也很多。
卿孟祝早有合作的想法,因此答应了三方派人详谈,到时候再签合同。
赵和曦知道了之后非常兴奋:“我们这是要跟国家级实验室合作了啊?”
卿孟祝:“以前又不是没跟国家级实验室合作过,怎么那么高兴?”
赵和曦摆手:“那不一样,以前我们也合作,但是底气还是不那么足的,这次合作,我们就是正儿八经地合作人了。嘿嘿,跟我联系的那位领导说有些项目涉及保密项目,我们还得签相关的协议。”
卿孟祝:“可以,只要程序正规就可以。”
赵和曦:“我到时候带人跟他们谈,把条款谈清楚。”
赵和曦在挂电话之前又想起来:“对了,有好些研究所和实验室想过来参观,要让他们过来吗?要是让人过来参观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但是我又不确定这里面涉不涉及需要保密的内容?”
卿孟祝:“不涉及,来就是了,只是我家的稻谷已经收了,公司的稻谷参观价值不大,你提醒他们一下。”
赵和曦:“好嘞,到时候我照实说。”
卿孟祝家今年一共种了十亩地水稻。
他们过来帮忙收割的人比较多,两天就把水稻全都收割完了。
水稻脱粒后,他们将今年的水稻过秤。
今年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二百三十七斤,对比起去年,有一定的进步。
水稻的产量提高了,稻米饭的味道也比去年的更好。
他们收完水稻烘干之后,特地留了一部分出来,碾成新米。
跟去年一样,新米也由周晏做成米饭。
新米煮出来的米饭油润喷香,非常柔软清甜,吃起来跟去年又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周晏感慨道:“这批新米,放到古代的时候肯定要拿去当贡品。”
赵和曦一时没反应过来:“哪个贡品?贡神吗?”
周晏:“贡给皇帝。”
赵和曦嘎嘎笑:“那我记一下,广告语就用这个了——‘皇家的享受’,怎么样?”
卿孟祝:“有点俗气?这个形容用得太多了。着眼于世界米业,跟世界上的顶级大米比数据,也比跟皇家扯上关系要好。”
赵和曦:“我们这就已经是世界上的顶级大米啊。”
卿孟祝:“这不是我们的名气还没打出去嘛,借别人的名气宣传一下。”
赵和曦:“这个思路可以,我回去就安排。”
卿孟祝看他跃跃欲试,也忙叫住他:“等等,我就是这么形容一下,这批大米不卖。”
周晏:“不卖吗?今年都有一万多斤稻谷了。”
卿孟祝:“不卖,得留一部分出来做种子,剩下的我们自己吃,再给亲朋好友们分一分,基本就没多少了。”
周晏不死心:“放一点到农庄里面售卖也不行?”
卿孟祝摇头:“农庄到时候用公司生产出来的米,我们可以按级别分一下。”
赵和曦:“我们公司生产出来的米应该也会很不错,比市面上的好多了,周哥你不要失望嘛。”
周晏:“那我到时候试试。”
卿孟祝:“这两天我们就要收割公司的水稻,先收割这边的,收完之后收割边疆那边的,最快下个星期农庄就能用上我们公司今年的新米。”
周晏:“我这几天琢磨一下,看能不能针对新米开发出新菜。”
赵和曦举手:“还有酒,看我们的米能不能酿出孟祝你家的同款酒。”
卿孟祝笑:“等稻谷收了之后再慢慢研究吧,来,先吃饭。”
第244章 树上的榴莲熟了
卿孟祝他们割完藤城的水稻,就出发去割叶尔钦格勒市的水稻。
他们公司在这边有个一百七十八公顷的大农场,水稻也黄得差不多了,可以割了。
第一年在叶尔钦格勒种水稻,卿孟祝都跟赵和曦飞过来,亲自坐镇。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