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耽美

失明后随机连线到前男友(40)

作者:风听我令 时间:2025-07-11 11:52:29 标签:都市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甜文 成长 忠犬

  在叶森从厨房出来的时候,郑千玉在僻静的角落里摸到他的画架。

  上面应该有画,但郑千玉没有贸然去摸,有可能叶森刚完成没多久,颜料未干。郑千玉有避免破坏一幅画的先见。

  叶森的脚步声渐进,他来到郑千玉的身旁。

  手已经完全擦干,但皮肤仍有湿润的意味,那不是确切存在的水意,而是一类微凉的触感。他握郑千玉的手,郑千玉的触感发达,立刻想到他的手刚刚浸润在水流之中的景象。

  “可以摸的。”

  叶森道。

  这是他对郑千玉说的最多的句式,郑千玉忘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所以需要他略加提醒。

  郑千玉的手让他握着,带着,抚上画面。他有细长的手指,右手指间关节有轻微凸起,是以前常年握画笔、刮刀留下的痕迹。

  这并不影响他拥有一双好看的手,这是吸引爱人眼睛的一个部分。

  郑千玉摸到完全干涸的颜料。他本来并不期望自己能摸出什么,油画的画面无法用触摸得到,只是,这是他仅剩的唯一的方式。

  但那颜料的厚度不太符合他的想象,是凸起的,有一定形状的。

  郑千玉的手指停下,很意外的,带着好奇地用指腹仔细轻触感知。

  凸起的颜料像某种小小的立体壁雕,不过线条很简单,是起伏的,绵延的。

  叶森的手带着他的,顺着往上摸,有方向的转变,但那曲线承载着他们,使他们的手变成一艘小的船,最后靠岸在一条直线上。

  那直线仍然是凸起的,摸上去是一条横亘的、微型的山脉。

  “是……是一条河吗?”

  郑千玉不可置信地说,指尖下起伏的曲线是水流,每个孩子第一次画河流,都会这样画。

  “嗯。”叶森握着他的手,没有过多解释他为什么会这么画画,他如何画出这样一幅画。

  他的手被水浸润之后又擦干。带给郑千玉一种在河流之中濯洗后淋漓的想象,他带郑千玉又重新走那条直线。长长的,在纸面的顶端,河流改向之后的一侧,从左到右。

  “这是岸。”

  他站在郑千玉背后,几乎拥抱他,但事实没有。只有气息跟随,包裹。

  越过岸,抵达画面的边缘,然后是纸张,画板。可以松开手,但此时不必。

  “岸在河的旁边。”

  叶森告诉他。

 

 

第32章

  为什么这样画?

  郑千玉没有问出口。

  他一直极力想要认为, 叶森开始学习油画,都是源自他的个人爱好。也许叶森是很有才情、很有天赋的画家,只是较晚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

  也许他早就画出一幅幅精彩的画作, 在这样的艺术创作里找到更新的自己。就像他现在熟练下厨,人不会永远只有一面。

  人怎么可以,完完全全为他人而创作?这太危险了。

  人要为自己创作。

  “你以后要这么画画吗?叶森。”他问,语气很温和,没有怀疑、责备的意味。

  郑千玉问这句话的时候,他微微转头,角度竟与墙上挂着的那幅画一致。夜晚的森林。他的心情像浸入一种浓重的夜色之中, 植物的气息不再使人清爽安心,那是一种全然黑暗的静默。

  林静松向来是一个只理解内容,不识读语气之人。唯独对现在的郑千玉, 他知道只读语气不对,只读内容也不对,有时候, 语气和内容一起读,都显得模糊。

  他承认自己的真心:“是的。”

  郑千玉收回了自己的手, 道:“这样不好。”尽管用手触摸一条画面上的河流,尽管知道河边就是岸,这是很动人的。

  他从不评判任何艺术,也不会否认任何创作形式, 但“自我”是很重要的东西,他摇摇头,很轻地说:“油画不是这样的。”

  随着郑千玉手的离去,林静松的手也空落了。于是他像自言自语一样应答:“也许我画的不算油画,没关系。”

  郑千玉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很重的话, 阴郁的心情悄悄侵袭了。

  “抱歉,我的意思是……对于我来说,这幅画它摸上去是很好的,但是。”他顿了顿,道:“不管是什么画,画出来,都应该是给看得见的人。”

  他说得诚恳,这样应该足够清楚。郑千玉不赞同的不是他作画的方式,而是他作画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郑千玉擅长包裹自己尖锐的心情,他总是温和的,“也许你的颜色、画面也都很好。”

  他像系上一颗扣子,掩上他们的分歧。

  林静松看自己的画,郑千玉站在这幅画前,和容貌出色的郑千玉一对比,这幅画更显得奇形怪状起来。

  起初,林静松确实尝试在画面上也尽可能呈现出好的观感。但这明显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画一条河和岸,水的体积和纹路要如何用光影和色彩去体现?当他开始塑形颜料,已经完全顾此失彼,这幅画也早早难以入目了。

  林静松在画板上不甚熟练地描摹,他知道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体会它的过程,感受其艰难,是林静松收获的全部。

  “不管如何,我不应该这样说你。”郑千玉离开了林静松身边,走到稍远处,有些疏离了。

  “你说得对,我确实……”

  “下周有个画展,不知道你……”

  两个人同时开口,又同时截住了话头。

  林静松想说“我确实别有用心”,话没说完,抬眼看郑千玉,他的神情有些阴郁,却尽力微笑了。

  四个字被含回喉头,林静松最终没说出来。他凭借一种本能,察觉出郑千玉现在无法听这些。

  当他太快太急地去攥一团云雾,只会加速它的消散。

  郑千玉显然是听到了,但打断之后,他非常自然地略过这一句重要的话。空气又重新安静下来,郑千玉说:“克里姆特的作品展,在K11,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他补充道:“我‘看’展览的介绍,有很多可以互动的装置,不单单是看画,挺有趣的。”

  郑千玉在转移话题了,他不得不这样。

  郑千玉以前和前男友逛过画展。他的前任站在画前,郑千玉知道他的心是牛嚼牡丹,但因为长得太好,静立在那里,沉思或出神,怎么看都像似有所感。

  他们走过一束束安静的灯光,先看画,再看名称、作者和年份。有一些画的画面和名字无法直接联系在一起,郑千玉便向他解释,那可能是一种思想,那也许是一种心情。

  艺术史是郑千玉的必修课。行至画前,免去看标签,眼睛只要接收到画面,他就知道这是何人、何时何地所做。艺术作品往往脱离不了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走进画展,那不仅仅是一幅幅画,而是一些时代的切片,一段段人生。

  而不了解这些画背后的时代和故事,也同样可以欣赏它们。了解与不了解所带来的感受没有高低之分,因为对美的理解是共通的,这其中迸发的感想也多种多样,都很珍贵。

  前男友喜欢克里姆特的《阿特湖》。

  他站在《阿特湖》面前,述说自己最纯粹的感受:“颜色很美。”

  郑千玉和他一起望着那湖。克里姆特是象征主义画家,不失展现真实的构图和色彩能力,《阿特湖》是其中的代表。克里姆特画得比真实更美:湖的近处是一种灰调的湖绿色做底,用一笔笔明亮的荧光色绘出水面的反光。在湖的更远处,则用一种蓝紫色涂抹,与天相接,如梦似幻。

  这是郑千玉喜欢克里姆特的原因之一。他将现实描绘得很美,符合郑千玉对生活、对未来的想象。

  “你会想去吗?”

  郑千玉问眼前的叶森。

  他已恢复了温和的模样,这是一次邀请。

  在他们出发去咖啡厅的路上,去看克里姆特的作品展这一事已经尘埃落定。

  郑千玉坐在叶森的副驾驶上,车窗半降,春天正在过渡到初夏。那风不带热意,拂面时轻轻掠起郑千玉的刘海,使人感到清爽。

推荐文章

小作精又在生气

和前夫情人的神奇婚约

室友是阴湿男,我该怎么办?

顶流助理微守职业道德

周而复始

诱捕那朵白玫瑰

归棹

恶美人被阴湿仆人痴缠贴贴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失明后随机连线到前男友

上一篇:小作精又在生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