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包括了不想管事,也不想开口,站在这里,和旁听也没什么区别的韩非。
[朱元璋有言,国可灭,史不可灭。]
[换言之,史既然著完了,那元朝算是完了,还活着的元朝,那就不叫元朝,叫叛军余孽,天下正统已从元至明,交接完毕,不在叛军之手。]
朱元璋?
很好,又一个不知道的人名出现了,不过既是出现在这里……感觉十有八九,不是帝王就是谋臣。
嬴政手指点着书案,下面的人争论的声音更胜,毕竟这句话,实在是给了许多人更多的筹码。
李斯看着陛下那边倒是有些想要后退,但是就眼下的情况,为了避免那神异之人发现异样,此刻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大不了……私下跟陛下再说!
而扶苏垂下眼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国可灭,史不可灭……
[在二十四史中,元史修史的时间,仅次于辽、宋、金三史,毕竟这三史还修了三年,看起来好像已经很短了,而元史一举砸穿了官修史的下限,再差也不会差到元史这个样子了。]
[一个人有两个传,该有的有几率变成没有,不该有的可能会出现一大堆,比如说一个人能够变成两个人,一个人能够有好几个名字,真说是名字写错都是小事,鉴于元朝是蒙古人为主建立起来的王朝,和汉名不一样,本来就读就不容易,在一顿操作下,读起来更是晦涩难懂,甚至还有因为分辨不清,以至于把朱元璋称之为贼,自己家修史,把自己家皇帝修成贼的,只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找都不多。]
太史:就这还说我秦史不行?!
凭什么?!
而秦始皇听着这个话关注点却是在那个‘皇帝’上。
朕的称号,隔了不知道多少年后,又有人拿出来用?
做了什么?
一统天下吗?
不过就这个话来说……
怎么感觉皇帝这个称呼,君王人人可用???
是他想多了吗?
[如果每一天都在修史,一天就得修出来四千多字,而这只是一年之中每一天都在修的数,若是中间有些休沐日,或者有什么大事,这个数额只会更大,更何况由于纪传体的特殊性,互相对照,互相说明,绝不是个容易的事,工作量极大,而工期极短,甚至修史都只是纯粹把对面还没死干净的元朝在法理上按死,打成叛逆,疏漏是必然的。]
[不过好消息虽然修得特别乱,但是由于一手史料的全部遗失,元史又是个极为接近原版材料的史书,文学价值虽然极差,但是历史价值极高。]
听着的太史沉默了,他对于这帮人突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别人不知道记事写史是一件什么事,但是他很是清楚。
即便是他并不会去规整旧史立什么劳子传互相对照的事,但是一天也绝对不会写出来这么多,别说十分之一了,百分之一都谈不上。
甚至就算是他想写,也不可能这么写,消耗的木牍竹简那都是一个极大的数目,甚至放起来那都是个事。
不过太史转念一想,就想起了那名为“纸”的东西。
若是有那个呢?
那所用的笔,也是一个很是消耗之物。
【幸亏那个时候文字狱虽然存在,但是还没大行其道,否则修史的这帮人一个都跑不掉,写书错了这么一个字,死了都得被鞭尸,全家老少都得一起玩完,甚至门生故吏,有书信往来者,一鼓作气,都别想跑,都得死,上到写前朝史书,下到感叹一下日月风景看花看草,除非不识字,否则就有概率死在文字狱上。】
【哦,也不对,如果本人已经死了,不是鞭尸,那是剖棺戮尸,挫骨扬灰。】
话音落下,满朝皆惊。
第19章
杀父之仇也不过如此啊?!
更何况是为朝廷行事,以致过劳导致的错了一个字,死了鞭尸?挫骨扬灰?门生故吏、书信往来、全部株连?!
的确,文触怒于人,最后至死的,也是有过的,甚至牵连家人的不是没有。
但是眼下这个什么玩意?!
还大行其道?这么大行其道下,天底下还有什么知书明理之人吗?
一个不留全杀光了吧!
【什么叫做承望风旨,但有一言一字稍涉异讳者,无不争先造讦,捕风捉影,吹毛求疵,流毒遍天下啊。】
李斯突然感觉,对比之下,之前自己所写的,还没有到实际上呢,仅存于纸上就已经很绝了,但是对比之下,好像也没有那么绝。
【就连陛下都没这么干到这种程度的。】
嬴政:???
什么叫就连?
朕不是为了捕风捉影,吹毛求疵,使天下不安。
【什么叫古人看了都感觉后世人更封建啊。】
【哦不对,君主集权好像是越到后面越大越完善,还真的是越往后越封建,真说是一切大改,得到现代为止。】
封建乃是封土建国之意。
但是这个话语中封建,大抵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
就以前后之语,竟是大多听懂了。
[而对于这么一团乱麻的元史,后人其实也想改,但是鉴于这事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定的,想改就是数典忘祖,结果就是改也改不动,后代皇帝也不可能主动提。]
[真说是元史后人再新编,已经是明朝灭亡之后的事。]
不法古,不循今,时过境迁,若仍旧守旧制,尊古法,天下大乱。
这些后人,怎么比他们还作古?
不愧是儒家统治的两千年,瞧瞧都成了什么样?
就知道不改。
儒家学派:?
这明明是法家的事,法家才搞什么愚民,你们也不看看现在要烧书的是谁?
法家学派:主张愚民不假,但是我们是不明所以不辩,不是生天下乱!
“廷尉大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史有千古,人自不同,何必一并改之?”有人开口道。
你们为这个不知道多久的后世打什么打?
他们的锅,你们在这里争,在这里推有什么用?跟你们有关系吗?
昨个也就算了,毕竟还算是立身根本,今天这都离谱成这样了,还争什么,这都一点不沾边了。
此话一出,顿时有人沉默了。
就很有道理。
不过儒法是不推了,但是诸子百家中,可不是这两家。
尤其是今天本来就是继之前的混战。
虽然说眼下是论史,论书,但是趁机插点总是可以的。
只不过作为拍板定案的始皇帝此刻没心情理会他们这群人的心思,他现在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
去他的错觉!
皇帝这个称呼就是人人可用!
不会自己起吗?!
这个是朕自己给自己起的!
你们是不是不行?!
怎么,你们人人功盖三皇威过五帝是吧?!
甚至此时此刻,嬴政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搞这一套。
下一代不见得,但是若非下一代,怕是这东西改不动。
但是万一死的时候,后世不肖子孙,是不上什么谥号,但是改了下帝号呢?
如此直接代代通用?
想到此处,嬴政心态更差了。
但是要是再下个旨意说这个,目的性太明显,恐惊那神异之士。
这么想想,嬴政心态更加窝火了。
再看看那边不知道想什么的扶苏,虽然知道这种事绝对不是这孽子干的,但还是怎么看怎么来气。
瞧瞧你那不肖子孙!
瞧瞧!
“?”扶苏感觉到始皇帝嬴政的目光抬起头来,一时间有些迷茫。
仔细想来,眼前这些事情,也同他没关系,即便是心中思绪极多,准备私下禀告,但是此时此刻,他甚至都没开口。
父皇,您是什么意思?
嬴政看着扶苏这个有些不知所以样子,不由得眉头紧蹙,随即收回了目光。
他不想让扶苏猜到自己在想些什么,也不想承认别的什么。
但是就是无来由的生气。
上一篇:当我cos幼年钟离穿越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