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工作人员听后,笑说:“何必过谦呢,唐生您可是香港饮食圈的泰山北斗,赤柱一家烧鹅店,有您提笔做招牌,排队能排通宵,多少厉害。”
他赶紧摆手,“那是大家给我面子。”
回头,他对吴晓萍说,如今自己早已退休,没什么别的宏图伟愿,到处活动,来上海拍纪录片,只不过是为了搜寻记忆中的味道。
他看向面前天天的那碗咸肉菜饭,“菜饭我也吃过不少了,要论精致,小如意的一碗‘如意奇珍’,多年来是必点推荐前三,金头银面,固然巧夺天工。但菜饭不过是一道平民美食,吃的就是俗世里那股香气,我还记得,以前我们家里烧菜饭,拿个锅子,要放在煤球炉上慢慢烘的,这样底下才有饭糍。说到底,这只是慰劳饥饿肚皮的一碗饭而已,所以你们这道咸酸饭,真真做得好。”
或许人到一定年纪,对世界感知慢慢合拢,他们只认同记忆里短短的一段时间,将这段日子看作是最好也最不能代替的。唐先生感叹,这次来上海,他跑过不少大饭店和小酒家,菜色是越来越漂亮,却难以尝到过去的滋味,幸好有天天在,也算聊以慰藉。
吴晓萍听后,感触颇深,指着夏天梁说:“那要多谢谢我这个小徒弟,愿意开店收留我们这些老头子,做点传统小菜,不至于让所有老东西就此消失。”
唐先生认同,笑言:“有传承,自然值得庆祝,也更值得保护,让更多人知道。”
身后的工作人员此时示意,摄像机与灯光都调整妥当。
三个钟头,拍摄顺利结束。
临走前,唐先生留了联系方式,对夏天梁说等到下次回上海,必定再来天天拜访。
徐运墨在一旁,帮忙把器材搬上车,听到两人闲谈,夏天梁问了什么问题,唐先生回答:“这倒没有,我就是这张嘴稍微有点本事,能吃得出一点门道,实际让我做菜,是差了一大截的。我学过,不行,这个手就不听我脑子使唤。以前也开过餐厅,都赔本了,不管做菜还是经营,我似乎都没有这个天赋。
讲到这里,他并不悲观,笑着继续:“不过么,做食评就是这样,目的是与大众分享,通过我的努力让那些真正有天赋有能力的人为更多食客所知,让他们的手艺不被埋没,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我比其他同行多一个小小的优点,就因为我没什么才能,才更理解、更可惜那些有本事却无法施展的人,我不喜欢看到明珠蒙尘,也不愿意见到有才能者被生生错过。”
说完,他与夏天梁告别,上车离去。
徐运墨站在原地,没动,夏天梁看他沉思,好奇问怎么了。
沉默良久,徐运墨道:“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第71章 肉丝炒年糕
几家媒体来过之后,社交网络热度提升,天天一时迎来生意高峰期。
外场热闹,后场也不太平。童师傅的腰伤恢复得很好,已经不用再坐轮椅,他闲不住,每隔两天,必要跑来天天监工。
虽然还不能上灶,但童师傅的嘴上攻击没有消停过。厨房讲究秩序,最高话事人只能有一个,童师傅与吴晓萍风格不同,做菜各有方法,互相不服气,总在后厨吵架。
可怜赵冬生,调解员做得里外不是人。不过他也不气馁,跟着吴晓萍两个月,赵冬生更加沉稳,鱼货处理得很到位。吴晓萍见到,必会在童师傅面前笑嘻嘻称赞,说不愧是我带出来的人,手势越来越稳了。
看得童师傅气急败坏,憋出严重内伤。他私底下质问夏天梁,老甲鱼是不是真的收了那个小瘪三做徒弟?
夏天梁一问三不知,说师父的心思,我又猜不到的。
童师傅吹胡子瞪眼,大为光火,夏天梁这才慢悠悠来一句:你可以问冬生啊,到底他想拜谁当师父。
这个建议泼出去,把童师傅的气焰浇灭了。他迟迟不与赵冬生确认,持续在厨房和吴晓萍打擂台。有几次手痒痒,他见吴晓萍出去休息,偷摸摸要上灶,没想到手还未摸到铁锅,就有个人挡在前面。
赵冬生认真道:童师傅,医生说过了,你还不能复工。
老法师满脸愠色:你敢拦我!你昏了头了!
赵冬生依旧坚持己见,等吴晓萍回来才让出位置,引得吴晓萍异常得意,说老童,看看我的好学生,多么尊师重道。
这一仗,童师傅败得彻底,更加怀疑赵冬生被吴晓萍收编。后续几日,他来天天的状态显然不太好,面色阴沉地出没于后厨,像背后灵一样盯着赵冬生。
赵冬生心生寒意,问夏天梁怎么办。夏天梁让他别急,说正收网呢,现在是角力的关键阶段。
某天,外场爆单。
吴晓萍身法再灵巧,也应付不过来了,于是让赵冬生放下手里的事情,过来上灶。
赵冬生与坐在角落小板凳的童师傅均是一惊,后者先爆发出一声:“不准!”
“复杂的做不了,几道简单的,你看我、看老童烧,至少也有成千上万了,来,冬生,我相信你的水平。”
赵冬生还在迟疑,童师傅先一步起身,拦在中间,指着吴晓萍鼻子骂道:“只有他师父才可以允许他上灶,第一次多重要,不可以是这种时候!你个棺材头次上灶也是这么随随便便的吗?”
说完,他自己有点理亏,万一赵冬生真拜吴晓萍为师,自己不过是个外人,哪有资格说三道四。
吴晓萍没说话,两个老头同时看向赵冬生。对方缓过神来,只想了几秒钟,恭恭敬敬给吴晓萍鞠躬。
“对不起吴师傅,童师傅不准,我不能……不能听你的。”
童师傅就差大笑三声,“看到伐,我的徒弟只能听我的话!”
吴晓萍眨眨眼,拖长语调,“噢——你的徒弟,也是,那叫天梁进来吧,毕竟他才是我的徒弟。”
刀光剑影之间,有什么似乎尘埃落定,等夏天梁进来,就见一脸喜色的赵冬生,以及蹲在角落面壁思过的老法师。
晚市之后,吴晓萍借口有事与童师傅详谈,让夏天梁先带赵冬生出去。
两位老朋友站在后厨的通道外面。童师傅点上烟,这是他康复以来的第一支,吸得很慢。
吴晓萍戒烟已久,没有破戒,问:“怎么,躺床上两个月了,还没想好啊?”
童师傅不答话。这段时间,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确实想了很多。当年出走乍浦路,吴晓萍选择去酒店,他则受邀南下发展,珠港澳跑一圈,该见过的市面都见过了,最后选择在几年前回到上海。
落叶归根,他原本开了一家私厨,专做高端私房菜,结果并不顺利。
私厨的定位是富人阶级,然而他碰到太多客人,不当食物是食物,不吃就算了,还拿来取乐,纵有更多不堪入目的,他不愿意回忆。
火爆脾气如何容得下这种事情,后与客人起了争执,哪知对方神通广大,使了点手段,取缔了他的私房菜招牌。
一怒之下,童师傅扬言不干了,要退出江湖。他上崇明岛,找吴晓萍抱怨,说我看透了,这行业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拍客人马屁活不下去,我恶心,不如和你一样退休,找个地方隐居算了。
当时夏天梁正要独立开店,想找个靠谱的大菜师傅。吴晓萍见老友撞到枪口上来了,当即留个心眼子,故意说,我和你可不一样,我是荣休,四季返聘我做顾问,我都推了。走的那天,后厨二十多个人,齐声说吴厨走好,你呢?
童师傅大怒,册呢,你老了还和我争这个?茹茹当年留我,给我开的年薪说出来吓死你。
吴晓萍感慨,几十年老朋友,只是希望你退下来,也是退得风风光光。
童师傅何尝不想。他不比吴晓萍,懂世故知人心,能安安稳稳往下做,在业界也是口碑极佳,叹道,真没意思,烧了几十年饭,为了什么?名气,还是钱?我有过,也失去过,开私厨,是想做点开心的事情,谁知道碰上那群人,当我做的菜是垃圾,只懂得贪图享受,浪费。
不是所有人都会认真对待烧饭这件事的。吴晓萍递出橄榄枝,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清闲的工作?你记不记得我那个关门徒弟,他从小如意出来了,单干,想开个本帮菜馆,你要不过去玩玩?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