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两人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
如果不是真的有这件事发生,那就是提前对好了口供。
陆长风和岳方霖都没有太着急去摆放证据。
“你们是几点钟到的养殖基地?谁能给你们作证。”
“当天是十一点多出的城,十二点半左右到的养殖基地。我们到养殖基地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
“工人都能给我们作证,我们和工人一起吃的饭,当天煎的草鱼非常好吃,我一个人就吃了不少。”
兄妹两人的回答简直是天衣无缝。
初步了解清楚情况后,陆长风起身离开了审讯室。
岳方霖那头也出来了。
两边在会议室碰头,岳方霖和陆长风说:“他们两个早就提前对好了话术,互相作证。”
“没错。”陆长风看了一眼手上的文件夹,里面都是相关的证据,“可惜他们小看了我们警察的能力。”
没有监控依旧可以找到突破口。
行车记录仪当然也能作为监控使用。
周瑜说:“他们的时间线有问题,他们说十二点半左右已经抵达了养殖场,可是在十二点半这个时间,他们的车出现在了镇上,而且不止一辆车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他们。”
周瑜又说:“前往镇上整条路线的车辆我们全都查过了,有十分清晰的时间轴,从他们出城到镇上整条时间线上,就没有在沿途看到过王长寿,足以说明王长寿在此期间根本没有下过车,他们应该没有算到,我们把整条路线上过往车辆的行车记录仪都收集了。”
陆长风询问:“这两人有巨大嫌疑,前往两人家中以及前往养殖场走访取证的工作人员有没有传递回来有用的消息?”
梁支队长的下属说:“目前还没有。”
“有消息你就通知我们,我也想看看,他们面对我们的证据,会如何回答。”
陆长风和岳方霖各自带人重新回到审讯室。
陈琦看起来相对心力薄弱一些,陆长风打算跟她好好拉锯一下,从她嘴里问出想要的答案。
“从我们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好像不是你们说的这么回事,你确定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有效的,你愿意为你所说的话负法律责任吗?”
陆长风的眼睛死死盯着陈琦,让陈琦觉得非常有压迫感,不敢抬头。
陈琦微微点头。
“我没有说谎。”
陆长风:“你要知道,做伪证是违法的。”
“我知道,我是真的没有说谎。”
陆长风播放了一段录像,问:“这是你们的车吧。”
陈琦仔细看完,点头确认:“是。”
“那就好办了。”陆长风指着左下角的监控时间,十二点二十三分,“你说这个时间你们已经到了养殖基地,可为什么行车记录仪显示,你们还在镇上。”
陈琦说:“我记忆中的事件不一定准确,平常午饭是十二点半到一点半这个时间段,从镇上往我们养殖场去,开车不过二十分钟,十二点二十三分我们还在镇上,十二点四十三分我们到了养殖场,这个时间确实是在午饭时间内,可能那天开饭比较晚,我没看时间,给出的时间不准确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的人手机不离手,怎么就那么巧,你们兄妹两个人没有一个人注意看到养殖场的时间。”陆长风质问。
陈琦回道:“也没有人强制要求我必须记录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并且记录下时间。我不看时间,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陈响也是这个态度。
岳方霖则摆出了新的证据,“据你所说,你把王长寿放在镇口公交站对面的桥头,这个没什么问题吧?”
陈响点头:“没错。”
岳方霖:“这条路没有严格的限速要求,但根据我们国家对城镇道路的要求,最高限速为七十公里每小时,按照你们当天车速和行驶时间计算,你们应该是在十二点前后,把王长寿放在了桥头,我说得没错吧。”
陈响:“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
岳方霖:“没关系,不管你以什么速度朝镇上行驶,我们都模型计算,除非你们的车辆坏在路上,否则最晚你们也会在一点之前到达,而我们在十二点二十三分发现你们在镇上,说明你们肯定是早于这个时间,将王长寿放在了路边。”
另一边,陆长风对陈琦说:“这条道路平常来往的车流量还算不错,不只是你们一辆车会经过镇上,我们把当天时间段内所有出城前往镇上的车辆行车记录仪全都调取回来了,除了极少数行车记录仪没有开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其他的都非常清楚,把这些行车记录仪按照时间分段整合,就能够还原整条道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情况,从十一点四十分到一点整整一个时间段内,我们并没有从动态数据库里查找到任何有关王长寿在桥上行走以及在公交站等待公交的画面。”
“镇上的公交车也是固定时间,十分钟一趟,镇口公交车站当天有人在等待公交,往来公交我们也调取了监控,王长寿并没有通过公交返回城内。我们也通过动态时间线还原了你们当天开车的行进路线,证明你们并没有把王长寿放在路边。”
“那么我想请问你为什么要撒谎?”
谎言被一一击破后,陈琦和陈响兄妹二人再也无法淡定。
可面对铁证累累的警察,他们也无可奈何。
养殖场那边也传回了消息,当天他们兄妹两个人是一点多才到养殖场,并非他们口中所说的十二点半。
他们确实是在养殖场吃了饭,但那天养殖场也在停电,供电设备得优先供给鱼塘,他们使用土灶做饭,因此吃饭的时间比平常要晚一个小时左右。
完全击碎了两人的谎言。
对镇上的居民做了详细的走访调查后,有人指出他们两个是一点多经过的。
另一个杂货店的老板说当天陈琦还在他的店里买了一捆麻绳。
从微信收款记录来看,是十二点二十一分。
和镇上的车拍到他们车辆的事件非常接近。
而他们在杂货店买的麻绳,正好就是捆绑王长寿把王长寿吊在桥上的麻绳。
对门一个老太太听说他们打听陈家兄妹两个,给走访的警察提供了另一条线索。
陈琦从赵家老头手里买了一条黄鳝。
顺着老太太提供的线索他们又找到了赵老头,老头说黄鳝是在自家田里捉的,他泡完田,打算过段时间下秧苗,但是田里黄鳝太多了,他就带着孩子把黄鳝全捉了,集市上黄鳝价格不便宜,他五块钱一条就卖了。
当时赵家老头还觉得奇怪,陈家自己有养殖场,又不缺黄鳝,怎么还和他买。
陈琦当时说的是这黄鳝品种和他们养殖的不一样,拿回去炖汤比一下哪种更鲜美。
一切证据都指向是陈琦两兄妹杀了王长寿。
陆长风倒想看看,这两个人如何辩解。
“你在杂货店买绳子做什么?”
陈琦说:“当然是买回去养殖场用。”
“是吗?”
“当然是。”
陆长风又问:“还听说你在镇上买了条黄鳝,但我们调查的结果,你当天回到养殖场并没有带黄鳝,你买的黄鳝去哪了?”
第162章 阳光之下12
第12章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撒过的谎,要用无数的谎来填补。
陈琦面对陆长风罗列的证据,逻辑逐渐混乱, 回答的内容也是前言不搭后语。
陆长风看时机差不多到了,拿出照片摆在桌上。
“你购买的绳子,跟我们在杀害王长寿现场所见到的绳子一模一样, 而你购买的黄鳝品种, 和我们在王长寿身体里发现的也是同一品种, 对此你作何解释?”
陈琦脑子里嗡嗡的,看着陆长风的眼神十分恍惚。
井玏适时地给她递了一杯水。
陈琦喝完之后, 陆长风继续发问。
“当天你们在镇上逗留了足足一个小时, 这一个小时, 你们都做了什么?谁能够替你们作证。”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